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部分

信日降,可管理宮中事宜的的仍然是太子妃。

這時候聽見榮國府的老太君要求見,太子妃自然是給這個面子。

太子身邊的人已經越來越徘徊不定,眼下竟然還有個上門的,那肯定要見,這也是向其他人傳出訊號。

太子位置還穩著呢,有些人不要太急著給自己找下一任主子。

賈老夫人一上來就拜見太子妃,太子妃忙將人扶起來,一臉和氣的問。

“老夫人身體可好?上一次見面還是在前年選秀吧?”

賈老夫人笑著說,“說太子妃的福,老身身體不錯,上次麻煩了,太子妃照顧我大家丫頭。”

太子妃扶著賈老夫人坐下,“是可惜,還想著跟賈老夫人做親戚。”賈元春要進入太子後院,太子妃不是不知道,還給開了一道後門。

一小心那丫頭著了別人的道,直接被四妃給刷了下去,她先前也沒跟四妃說,說那丫頭是給太子留的,後來見太子沒有把賈家那丫頭放在心上,也就把這件事揭過了。

“是老身家大丫頭沒這福份,這次來見太子妃是有件事要求您。”說到這裡,賈老夫人突然臉上露出難色。

太子妃好奇的問,“是何事?”

賈老夫人懊惱的拍了一下大腿,說,“不知道太子妃有沒有聽說,說老身家裡新生的孫子是銜著玉出生,也怪他那個不著調的額娘,因為我那二兒子寵幸了一段時間妾室,腦子一熱就做出這等糊塗事來。如今這滿京城都說我那孫子是帶著祥瑞出生。也不敢瞞著萬歲爺,這祥瑞是假,不敢進獻上來。如今府裡滿身是嘴也說不清,只能託到太子妃這裡,向萬歲爺說明。”

太子妃一聽,便不介意道:“原來是這麼個事。”大清一年到頭來總會整出那麼幾齣祥瑞了,大都是下面的官員拍馬屁。

賈家遇到的這事,不過是後宅女子弄出來的,這要真呈上來,是被人告發了,那就是欺君之罪。

難怪賈家人迫不及待的找上門來。

太子妃當場答應,“這個好辦,我回頭寫封信給太子,讓他在汗阿瑪面前提上一提。”

賈老夫人當場就要跪下,“多謝太子妃了。”

第77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77)

太子妃忙將人扶起來; “老夫人這是要做什麼?還不快快請起。”

說這太子妃又問起賈元春來,得知在府裡每日讀書; 做繡活,就很滿意; “果然是好人家的女兒; 不知道說了親沒?”

賈老夫人回道:“她年紀還小,打算家多留幾年。”

“多留幾年也好,出嫁了才知道在家裡的日子才是最快活的。”太子妃感嘆了一句。

陪著太子妃說了一會兒話; 賈老夫人也沒有多待; 達到目的地後就告辭了。

太子妃身邊的宮女小聲說; “這位老太太也真是的; 這有事才上門求咱們。”

太子妃拿起筆寫了信; “好歹是太子爺身邊的人; 不過是求一些小事; 不答應不是寒了人心?回頭讓旁的門人如何看?”

將信寫好後,太子妃放入信封中; “行了,別埋怨了; 差人將信給太子送去。”

……

王連住在盛京附近的一個村子,家裡也不富裕,剛成了親就被分了出來; 那年朝廷要從中原遷移一部分漢人來東北; 他帶著媳婦就跟著過來。

靠著一雙手; 將原來的一間土牆房變成了現在的三間磚瓦房; 如今婆娘剛生了第三個孩子,還臥床休息。

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就靠王連一個人操持著。

這一日,村裡突然來了人,沒多久村長就敲著鑼喊人在祠堂口聚集。

王連放下了手中的鐮刀也跟了過去,到了祠堂口,就看見村長正和一個穿著非常綢衫的男子站在門口的大樹下。

村子裡都是遷移過來的人,基本上都是原來的同鄉同族,抱團住在了一起,各家族譜也帶過來重新建立了祠堂,族長是原來族長的弟弟。

村裡的王二一臉納悶的問村長,“叔,不急著收糧食呢,這時候叫咱們過來幹什麼呀?”

村子手抬了抬,說,“別急,等人到齊了我再說。”隨後又問問一旁的人,“都看看,看看誰家還沒有來人?”

人群中有人喊了一聲,“王老根家還沒有來!”

旁邊“轟”的一聲笑了起來,誰不知道王老根家只剩下孤兒寡母,女人家平日裡也不準到祠堂來,這時候說這麼一聲不過是說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