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想辦法,再過幾年兄弟們都長大成丁了,一下子就會多出五個男丁的近二兩丁稅支出,可維持生計的田地卻沒增多,到時連溫飽興許都維持不了。
還有緊跟著的事,幾個堂哥成丁後就要開始相看人家、娶妻生子,聘禮、婚房、養家等,這些都需要銀子。
若去張地主家佃四五畝地,不講究地湊合著過,或許能剛好維持家中生計,在族中幫助下勉強能供養黎池一個人讀書。可再多黎河黎湖兩個人讀書,那必定是供不起的。
在這個時代,掙錢路子其實很少也很窄,一是給人做工,長工或短工,力氣活或手藝活。二是自己經商,行商或坐商,自產自銷或買進賣出。
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句歷史課本上的話,並不是說說而已,這個社會整體上自產自用、自給自足,商業並不發達,而商業又影響著用工需求,給人做工也不容易。
第一條路子,給人做工。想找到能兼顧家中田地的工作,可能性幾近於無,那種好事早就被佔滿了,哪還有他們的份兒。
第二條路子,自己經商。商品呢,肥皂?黎池記憶宮殿裡的化學知識裡倒是有肥皂配方,可在大多數貧民一年到頭都見不著幾次油星兒的時候,用油脂去做肥皂還不如直接賣肉賣油划算,用諸如豬油、羊油等油脂去做肥皂怕是要被村裡人罵敗家子,用草木灰不能洗衣服、還是用皂角不能洗頭?那用植物油?然而並沒有合適的油料作物。
吃食?他前世全靠外賣養活自己,家裡人並沒有廚藝非常好的,且即使做出來味道不錯,也不會有多少人買。附近村子即使是五十多里外的縣城裡住的也都是些平民,家裡存糧都還不一定能吃到來年春天呢,竟然花錢去買外面的吃食?吃了是能長壽昇仙,還是能十天半月都不用再吃飯?
這個時代的顧客群體多是鄉紳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