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宋庭澤聽了張遠這番話,正打算說什麼,忽然聽到門外傳來鎧甲摩擦之聲,似乎有將士疾步而來。門推開的一瞬間,宋庭澤轉頭,正對上這個鎧甲遍身、戰靴凜然的英武少年的視線,他似乎愣住了,好一會兒才起身行禮:“草民,參見殿下。”
趙曜剛從訓練場上下來,鎧甲頭盔都還沒摘,臉上甚至還帶著滿滿的汗珠,他的目光掃過場中一眾行禮的人,宋貞敬、張遠,還有他不認識的莫信,最後才落到面前這個與自己有三分像的老人臉上,仔細看去,這位年近古稀的宋大人,瞧著甚至比小他十歲的張遠顯得年輕硬朗,宋庭澤早年就是大周聞名的美男子,沈腰潘鬢,醉玉頹山,如今老了,亦有尋常人沒有的矍鑠和姿容,這樣一個人物,趙曜竟是不知該榮幸自己是他的後人,還是該惱恨自己會因此和這樣難纏的人物對上。
心情複雜難言,趙曜卻還是扶起宋庭澤,對他一笑:“宋大人,快快請起。”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完畢,二更等會兒奉上,麼麼噠~
第53章 喜訊
“殿下, 老朽如今只是布衣草民, 當不得殿下’大人‘相稱。”宋庭澤很謙遜, 被扶起後, 就退了一步, 連連擺手,不敢受此尊稱。
所謂君臣有別,就算宋庭澤是國丈,太子外祖父,當著眾人的面, 趙曜也是不能這麼稱呼他的, 所以,趙曜思忖片刻, 便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稱一句’宋先生‘吧。”
這倒也沒什麼不對, 宋庭澤致仕之後,除了最初幾年待在祖籍浙江,之後就應徽山書院再三邀請,前往徽山書院做了書院院長。這徽山書院乃是江南最有名望的書院,江南又貫來是出才子文人的地方, 徽山書院在大周文人之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朝中幾乎所有江南籍的進士都與徽山書院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絡, 這也是趙曜非常忌憚宋庭澤的原因之一,真要說起來,這滿朝不知多少文官要稱他一句“先生”, 這般桃李遍天下,又如何能讓他不忌憚?
宋庭澤聽了這一句先生,微微欠身,道:“老夫愧受,魁受。”
和宋庭澤寒暄罷,一同前來的宋貞敬和莫信也分別給趙曜行禮。雖然一省的提刑按察副使確實會因為案情滿省到處跑,但還從來沒聽說過哪家的按察副使會跑到隔壁省來的——趙曜瞧著再次出現在他面前的宋貞敬,內心鬱悶。
宋貞敬倒是聰明地找了個由頭,來解釋自己的翫忽職守:“河南布政使韓大人派臣前來向殿下彙報,河南都司的部隊已經向山西進發,將會立刻與山西都司的部隊會合,一同抵禦韃靼人,請殿下放心!”
話倒是說的冠冕堂皇,別以為他不知道河南出了多少人,如果不是還指著傅廣平去山西出力,他現在就能把這庸碌蠹蟲軍法處置了!
趙曜只要一想到這些內陸都司放任逃兵現象不追不查,在訓練上敷衍了事,導致韃靼人在短短几個月內深入大周腹地,就氣得想要把這些混賬東西通通斬首示眾!
趙曜的臉色陰沉,誰都能看出來,宋貞敬自然也能看出來,他剛才絕口不提河南出了多少人,就是抱著僥倖心理,想著也許太子殿下還不知道,可現在,很明顯,殿下心裡是一清二楚的。宋貞敬默默地縮回去,心裡把傅廣平給罵了千百遍,都是這廢物的緣故,害得現在河南岌岌可危,害得他在殿下面前吃掛落!
莫信硬著頭皮,在趙曜陰沉的臉色中上前行禮:“臣奉安徽都司陳大人之名,領軍前來勤王,如今有四萬大軍在安徽與山東邊境,七日之內,必能抵達青州城!”
這可算是個大好訊息,張遠和趙曜都面露喜色,趙曜讓莫信起身,又詳細詢問了安徽都司的情況以及這四萬大軍的情況,莫信術業有專攻,都解釋地非常清楚,這次帶領四萬大軍出發的,有兩位安徽都司指揮同知,一位是他,一位是歐陽易,他先行,護送宋庭澤並先行拜見殿下,而歐陽易則領兵後出發。莫信還提到,自從趙曜向各省發出募兵令之後,相對太平的南方各省都積極地開始募集新兵,而且募兵令的發出,也讓各省都確認了殿下目前在山東,除安徽都司外,已經另有好幾個的都司都出發來勤王。
張遠聽了,面露喜色,連連道:“好好,太好了。”
趙曜先一喜,隨即又道:“不該全來山東,如今山西的情況更險,我們得到的還是半個月前的訊息,可即便如此,也知道韃靼人已經連下數城了!山西危機,周圍省份應當出兵相援!”
這話說的,幾人自然只能唯唯稱是。
“大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