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啟奏的大事有兩件,一是西伯昌入大商邑葉王事; 不日便能到大商邑了; 二是女帝妲己大婚; 按慣例殷商這邊就得派一到兩個宗親大臣去賀禮,朝臣商議後定了兩個人,一個是王叔比干,一個是王兄微子啟。
棠地獄殷商兩地交好,妲己大婚這樣的事,禮數上自然馬虎不得; 讓比干與微子啟一道去; 分量重,誠意也足。
甘棠有些不樂意; 畢竟是妲己的終身大事。
帝乙臨終前囑託殷受不得傷微子啟性命; 殷受答應了; 這些年也奉守承諾; 起先是把人擱在小籍臣的位置上; 未多加照拂,卻也不曾為難於他,只微子啟此人在某些方面很有些特質,似乎十分不計前嫌,做了農官後便勤學棠地先進的耕種術,埋頭做了幾年,倒也做出了些成績,且他且言行舉止如春雨潤物,禮賢下士,親近子民,逢人便都稱他一聲賢王。
比起殷受,顯然微子啟更會收買人心。
再加上宗親近臣的身份,他安分守己,殷受也不是會苛責兄弟族親的人,地位水漲船高是自然的事。
只是哪怕微子啟做得再好,甘棠也不大信任他,不喜歡他去參加妲己的婚禮。
妲己娶的是那十個玩伴中的一個,一聽名字甘棠就記起來了,對妲己很是痴迷情深,不是政治聯姻,妲己選了他,定然是不討厭的。
微子啟恨不能啖了甘棠的肉,世人皆知妲己同她親近,妲己的婚姻大事,甘棠不希望出現任何一絲不順利不舒心的可能。
甘棠本打算回去再同殷受講,豈料殷受開口了,“此去棠地還有農桑要政與棠帝相商,便由王叔比干,宋公辛甲一同前往,東鄉侯領騎兵五千,親赴南夷田獵,正我殷商之威。”東鄉侯指的便是微子啟了。
殷受是有別的考量,微子啟與甘棠有仇,現在棠宮裡有甘棠安身立命的家當在,殷受便不欲微子啟摻和其中,哪怕微子啟並不知曉甘棠的事,這些年也十分安分守己。
兩門差事說不上誰好誰差,微子啟畢恭畢敬領了差事後,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
下朝後甘棠有話想跟殷受說,只殷受似乎很忙,回了書房連茶都沒喝上一口,崇明、商容幾個親信就來求見了。
甘棠猜測與西伯昌有關,西伯昌受詔多年,多託病相辭,這次大概是推脫不過,亦或是有旁的考量,西伯昌應詔前來,朝野震動是必然的。
崇明提議待西伯昌一入大商邑,便趁機將人先囚禁起來,西伯昌有大才,死了,西周必然元氣大傷。
為王者人人皆有野心,自西伯昌父季歷借殷商的名頭狐假虎威收攏自己的地盤勢力開始,殷商和大周就徹底站在了對立面,不是你生,就是我亡。
西周這些年一直戰戰兢兢讓人抓不出錯處,卻是韜光養晦尋求時機,周人花大價錢從殷商買技術買匠人,方方面面想盡辦法緊緊跟在棠地和殷商的後頭,西伯昌近二十個兒子裡頭,如今還有三個在棠地為官,不是什麼重要的官職,卻人人兢兢業業未曾有過一絲怠慢,這是一個強大的家族,而殷受遇到的,是整個西周史上最強的一代。
其中以西伯昌為最,西伯昌身為西周的奠基人,對西周的貢獻不可估量,除去西伯昌,是除去了一隻山中之王,比出兵攻下西周大半江山還有用。
站在殷受、崇明、諸位真心為殷商考慮的大臣們的立場上,西伯昌此番入朝,對殷商來說都是個絕佳的機會。
甘棠曾為上位者,這件事的利弊她心裡很清楚,也知道無論殺不殺西伯昌,殷商與西周之間遲早有對戰對陣的時候,不是殷受滅了大周,就是大周滅了殷受,生死存亡,當這般大規模的戰爭露出苗頭時,難免會堵心。
想要剷除異己一統江山,暴力血腥的戰爭無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殷商如今有錢有糧有騎兵,東夷已不成氣候,背後還有棠地做後盾,殷受有這樣的野心不足為奇。
辛甲、商容、比干顯然都很清楚將來的形勢政局,並沒有出言反對。
此事須得暗中佈置,不得漏了行跡,幾人又商量了些其它賦稅徭役的雜事,各自領了王令,回去了。
戰爭的殘酷不是親眼見到根本想象不到,尤其是這等兩大國間的紛爭,介時多少士兵戰死沙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死屍遍野遍地殘駭,大規模戰爭對經濟發展的破壞是致命性的,介時俘虜和奴人數以萬計。
無論勝敗,大規模的傷亡不可避免。
甘棠兀自發了一會兒呆,見臣子們都退了下去,書房裡重新安靜下來,也沒有提筆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