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溫暖的另一面是親近,它能將生理現實轉化成記憶和象徵。親近的人是親暱而溫暖的,疏遠的人則冷漠而遙不可及。在我們的生命之初,這是個生理上的現實。無論是誰親近我們,擁抱、撫摸、給予我們溫暖,對我們來說就是親密而熟悉的。新生兒憑著母親的氣味,知道誰是他們的母親。隨著年歲增長,這種親近感會越來越主觀。一個和我們親近的人可能遠在數千裡外。事實上,光是撫摸和擁抱是不夠的,溫暖現在變成了一種更微妙的特質,重要性卻不曾稍減。親近不僅關乎生理,也關乎心理、性靈。它是一種能力,能進入他人內心也願意納入他人,能瞭解別人也願意讓自己被瞭解。和親近的人在一起,我們能一無所懼地道出自己的夢想,暴露自己最怪異、最難堪的一面。

我們常把溫暖視為天經地義,只有失去的時候才注意到它的存在,也才體會到它的重要。我有這樣的領悟,是因為兩場相隔多年的葬禮。第一場是我祖父的葬禮。我生平頭一回坐在裝著棺柩的靈車上,看得到車外行人對於送葬隊伍的響應。他們的反應非常明顯,大家紛紛停下腳步讓我們經過,有人摘下帽子,有人在胸前畫十字。這代表了尊重和肯定:某個人去世了,其他人同表哀悼。我感到很欣慰,死亡不再是一件孤獨的事。大約30年後,我母親也離去了。同一個城市,同樣的儀式,同樣的程式,可是時代變了。行人經過我們身邊,恍若未覺,腳步匆忙。整個城市沒有停頓,每個人都繼續做自己的事,毫無肯定可言。我感覺置身在一個冷漠、疏離的世界,這才真正瞭解到溫暖的重要。周遭的人支援你,這是多麼重要的事。

然而,要達到溫暖和親暱,中間會有重重阻力。我們如果害怕過於親密、門戶過於敞開,會受到侵犯、控制或傷害。這些都是由來已久的恐懼,有些並不理性,但也有些是其來有自。畢竟,我們今天能夠擁有完整的地盤,都是爭鬥勝利的果實。人類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變成“個人”。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天經地義。因此,我們害怕一旦和他人過於親密,邊界線蕩然無存,對方會長驅直入毀了我們。可是這些界線往往變成障礙,薄膜硬化後什麼也透不進來。我們等於把自己關在用一己的孤寂築成的冰冷堡壘裡。

2。溫暖 快樂的溫度(4)

有了溫暖,生活比較容易;多了冷漠,生活更為艱苦。在溫暖友善的情境下,要開口請人幫忙(以及接受幫忙)、說逆耳的忠言、接受他人、被人接受、開懷大笑、享受人生,都變得容易一些。《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小故事,風和太陽打賭,看誰能夠先讓旅人脫下衣服。風先上場。它輕輕吹拂,可是旅人沒有*。風吹得更用力,旅人依然不脫,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緊。風猛吹,竭盡全力地吹。它吹起強風,繼而吹起颶風。旅人不但不*,反而把自己包得更為密實。輪到太陽上場。它履盡職責——照耀大地。風完全止息,天氣變熱,旅人脫去了衣服。太陽贏了——它靠的不是蠻力,而是溫暖。

如果我們將觸控和談話包括在內,溫暖的好處可說是不勝列舉。艾許利·孟塔古(Ashley Montagu)在他的經典名著《觸控》(Touching)中闡釋過,摸觸能增進所有哺乳動物的健康,包括動物、孩童和成年人。另一個橫跨49個文化、由神經心理學家詹姆士·普雷斯科(James W。 Prescott)主導的經典研究指出,在身體接觸頻繁、對嬰兒的關愛習於盡情表露的社會里,勢利的財富現象以及偷盜、殺人、虐敵等事情發生的比例都很低。反之,很少對嬰兒藉由身體接觸表現關愛的社會,奴役情形屢屢可見,女人地位低落,連神明都是兇猛好鬥之輩。普雷斯科認為,要將暴力心態轉化為平和最好也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讓一個人在嬰兒時期得到溫暖,長大後的生理樂趣也將會開放不壓抑。

數十年來,不同的研究陸續證實了我們數千年來以直覺就知曉的事實。這樣的研究在過去數年間更為確鑿。就孩童和青少年來說,父母對孩子的溫馨關愛有助於他們滿意自己、獨立自主、在校表現良好。而成年人呢?曾經有一萬個以色列男人受訪,被問及諸多關於健康、習慣和環境的問題。其中有個問題是:“你太太會不會對你表現情愛?”結果發現,回答“不會”的人八成都有狹心症。就連有人可以說話以填補孤寂的空虛,都是必要的。就老年人而言,光是有機會跟人聊天,就有助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這純粹是因為智力受到刺激的關係嗎?不然。另一個研究顯示,與人接觸才是真正幫助痴呆症老人的因素,讓他們心情變好,少受些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