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象仍然繼續,上下相習,恬不為怪,這樣下去的話,父子關係,君臣關係,夫妻關係,長幼關係,各種倫常全都亂了,“瀆亂甚矣”。

後來的元朝皇帝更是荒淫無道,大臣不理朝政,宰相控制大權,掌握司法監察的,公報私仇。各個衙門的官員都來毒害百姓,因此造成了眾叛親離,天下兵起。在天下大亂的情況下,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保啊。這種情況誰出來收拾?這種苦難的日子,有頭嗎?有。“當此之時,天運迴圈,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生聖人”,說這個時候要拯救天下,就應當有聖人出世,聖人出世幹什麼?要“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聖人是誰?就是我朱元璋。

朱元璋勝券在握,此時的他,以救世主的姿態向搖搖欲墜的元朝統治者發出了征討檄文。一個新興的大明王朝即將建立,朱元璋登基做皇帝,看起來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

朱元璋接著說,我本是“淮右布衣”,淮東的一個貧民,因為天下大亂,大家推舉我當首領。“率師渡江,居金陵形勢之地,得長江天塹之險”,控制了應天(今江蘇南京)這個地方,現在已經十三年了。我控制的地方已經非常遼闊了,“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湖、湘、漢、沔、兩淮、徐、邳皆入版圖,奄及南方,盡為我有”,這麼多的地盤,全都已經在我的控制之下。這個時候我可以說,我統治地區的人民,已經大致安頓下來;我統治的地方,生活已經穩定了,老百姓和軍隊的供給已經比較充足了;我的兵已經練得不錯了,控著弦,拿著箭,現在箭在弦上就要發射了。我們現在還不敢放鬆,因為天下還有很多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深為憂心。於是決定派兵北逐群虜,把百姓從塗炭當中拯救出來,恢復我們的傳統,恢復我們做人的尊嚴。

朱元璋在提出“驅逐韃虜”的時候,並沒有忘記如果他成為全天下的統治者應該負的責任,他的意思是,我這次要驅逐韃虜,除去暴亂,就是為了讓天下百姓都各得其所,大家一定要深刻體會我這句話。同時你們也不要壓迫禍害其他的民族,如蒙古人、色目人。這些人“雖非華夏族類”,雖然他們不是中原的百姓,跟我們是不相同的民族,但是他們“同生天地之間”,如果他們願意遵守法紀,願意接受我們的管理,做一個臣民的話,我會對他們和華夏之人“撫養無異”,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對各個民族都要同等對待,讓他們過上安定的生活。

元朝是以蒙古貴族為主體建立的統治政權,他們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其中的漢人、南人在社會最下層。朱元璋說,我來統治中國的話,絕對不要這種等級制度,蒙古人、色目人只要他們遵守法紀,願意做我的忠實臣民,我就要平等對待他們。朱元璋這種理念,既是他的一種鬥爭策略,可以爭取廣大的人心,又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中華民族長期以來的包容胸懷,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樣一種廣闊的胸懷。朱元璋北伐,推翻以蒙古貴族為主體的元朝統治,並不要搞民族壓迫,所以他說如果你們蒙古人、色目人願為臣民,遵守禮儀,我對待他們和中夏人民沒有差別。

◇歡◇迎訪◇問◇。◇

第51節:第九講 北伐中原,成就帝業(4)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至正年間,元朝的統治已經百孔千瘡,民怨沸騰,天下群雄並起,元朝的滅亡已經成為歷史的必然。在群雄的競爭中,朱元璋最終勝出,是因為他採取了正確的策略;因為他有知人之明,能使天下人才為其所用;因為他有卓越的才能,善於組織千軍萬馬攻克戰勝。

但在根本上,他的成功,在於他順應了時代潮流,順應了民眾的意願。他在北伐檄文中高呼“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陳綱立紀,救濟斯民”,“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就表達了民眾的要求,突出地說明了朱元璋軍隊的反民族壓迫和反階級壓迫的性質。

貼士

討元檄文原文: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

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酖兄。至於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為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