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書辦、百姓的錢。誰要錢,誰負責任,這是要重新整理整個風氣,我不能容許‘一粒耗子屎,壞了一鍋粥’”

“大人的告誡,屬員一定聽從。”有個道員說:“只是屬員有屬員的困難,也得求大人體諒。”

“你說。”湯斌這樣保證,“只要真的有困難,我一定替你們設法消除。”

“京朝官員,過境甚多,供應浩繁,賠累不起。”

“要如何供應?莫非頓頓要吃海菜席?”湯斌又說:“供應過境官員,一葷一素就可以了,准予在公款開支,其餘夫馬等等,一概按照規定辦理。如果有嚕嗦需索的,把他送到我這裡來,我自有辦法處置。”

“這就是了!”那道員欣然說道,“有大人擔待,屬員樂得省事。”

由於湯斌的清廉耿直,言行必符,早已為京中官員所知,因而公差路過江蘇,都絕了妄念,鼓掉而過,一概不擾。司道州縣既不必糜費招待,更不必送什麼紅包;自然也就不必動歪腦筋去“找外快”。江蘇的政風,在短短几個月內,丕然一變。

官員清廉,百姓的負擔減輕,完納錢糧,當然踴躍;湯斌又一再奏請減賦,免除舊欠。凡是能夠使得百姓獲得實惠的事,無不全力以赴;同樣地,足以騷擾地方的舉動,無不禁除。

有個縣分,上了一張稟呈,說是這一縣湖蕩中的蓮子、芡實,出產甚豐,照例應報部列為貢品——進貢到京,備皇帝食用。

湯斌接到稟呈,批了兩個字:“不準!”

“不準!”是不準報部。想出這個花樣來的是一名積年書辦,藉此想立個名目,好假公濟私,從中侵吞;巡撫衙門的書辦跟他有勾結,他向湯斌進言:“大人,這是例規,地方上出產了好東西,照例要進貢。”

“例自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