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銜,所以實際上是兩滿兩漢。
這四個大學士,自然是明珠當首腦,餘國柱為明珠的死黨,聽從指揮,不在話下;王照極會作官,看明珠勢大,見機行事,依附無違,勒德洪無足輕重,因人成事。因此,內閣中可說只有明珠一個人當權。
由於董漢臣的指責,相當實在,特別是餘國柱剛剛入閣,所以“慎簡宰執”這四個字,彷彿主要的是對他而發,格外感到刺心,同時也相當害怕,怕皇帝認真追究,是個不了之局。
經過一番密議,明珠同意了餘國柱的見解,認為此時不宜申辯,應該引罪自責,等這場風波過去,再來收拾董漢臣及其背後的指使者——他們都疑心瀝斌曾授意董漢臣發難。
於是明珠向皇帝面奏,準備國服待罪。皇帝卻要先弄清是非,將董漢臣的原奏發交廷議。
六部九師都到了,明珠在內閣主持會議,王熙的態度很蠻橫,“市兒妄語!”他說,“把他殺掉就完了。”
正在這時,湯斌到了,餘國柱表面上很尊重這位老同年的,趕緊起身迎接,同時將王熙的話,告訴了他。
這是不懷好心,知道湯斌的性情,有意要讓他跟王熙發生衝突。果然,湯斌大搖其頭。
“大臣不言小臣言!”他引用明朝的成句,“董漢臣沒有死罪,而且說實話,我亦愧對董漢臣。”
湯斌的所謂“愧對董漢臣”,是承認董漢臣在“諭教元良”那一款上的指責有理。在他是實話,在餘國柱卻認為是莫大的諷刺,越發把他恨如刺骨。
於是有為明珠和餘國柱所豢養指使的言官,上奏參劾董漢臣,說他“越職言事,妄希富貴”。又說:“漢臣不知書,必有代草其疏者。”這一枝暗箭,箭頭自然是指向湯斌。
餘國柱是有一配合的行動的,根據言官的這一道奏疏,擬議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