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禮官宣讀祝文時,皇帝涕泗交流,臣下無不感動。但人事已盡,天心難回,延到十二月中,七十五歲的太皇太后,終於薨在慈寧宮。

皇帝的悲痛可想而知,真叫“悲號無間”,想起來就哭,常常哭得昏厥或者咯血。大喪的儀典,當然格外隆重,除了皇帝自己割辮麻衣,在慈寧宮席地寢言以外,最初三天百官都住在宮內,每天早、午、晚三次,到慈寧宮哭臨;第四天起,改為每天兩次,官民在家齋宿。宮內外各寺廟庵觀,無分日夜,撞鐘三萬杵,虔送大行太皇太后往生極樂。

一般的政務,當然都擱置了下來。這樣過了二十七天,皇帝不肯釋服。照多少年來的傳統,大喪是以日代月;二十七個月縮為二十七天,至此期滿。同時嫡孫為祖母服喪,只是“齊衰杖期”,期為一年,亦非父母之喪的“斬衰三年”。而皇帝下詔,定為三年之喪;哀和過重,妨礙國政,群臣交諫,國子監的太學生伏闕上書,請皇帝節哀順禮。這才勉強把皇帝勸得脫御麻衣,換了素服;由慈寧宮回到乾清宮,不入正殿,在乾清宮東廡設榻暫住。

釋服的第二天,皇帝御門聽政;政務恢復正常,郭琇才能把彈劾明珠的奏摺遞了上去。

這天恰好是明珠的生日,國喪期間,“八音遏密”,不準演戲;同時也不宜舉行正式的筵宴,但就是不拘形式的小敘,場面已經浩大非凡——明珠的府第在什剎海北岸,是京師有名的巨宅;這天車水馬龍,冠蓋相望,朝中叫得出名字的官員,幾乎都到齊了。

“郭都老爺到!”

當司間的持著名帖,高唱傳報時,明珠一時弄不明白,“哪位郭都老爺?”他問。

“江南道郭都老爺。”

江南道監察御史不是郭琇嗎?明珠始而不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