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偽翼王即怒責偽北王曰:“東王即使有罪,其家人何罪,乃一併戳之耶。”偽北王急答曰:“焉有此事,韋某一殺東王之後,立即入朝,豈有分身之術耶。翼王必誤聽謠言矣!”偽翼王又言曰:“城中已傳遍矣,此等大事,那得誤聽。”
偽天皇曰:“二位賢弟,毋庸爭論,趕快命人一探,自然明白。”偽天皇言已,即派人探聽。不半刻,即據回報曰:“北王入朝後,北王之弟韋昌祚將軍,恐防東王家人謀報復,私矯北王之命,親率衛士數百人,奔入東王府中,即將東王全家老小八十餘口,一併殺戳。除女狀元傅善祥,跪地哀求,保全一命外。即蕭王妃,陳素鵑,均已遇難。
現在城中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東王黨羽,即將生變。偽天皇不待聽畢,早已雙淚交流,噎至不能言語。偽翼王復質問偽北王曰:“此非石某說慌。北王肇此大禍,害了自己,其事猶小。倘誤國家,如何是好?”偽北王聞言,大叫一聲,暈倒地上。眾人將其救醒,彼尚昏昏沉沉。偽天皇命人送回,生死未知。此即偽東王被殺之詳細情形也。
弟因此事,關乎我方之進攻戰略不少,務乞大哥速與雪琴,以及諸將一商,迅速出兵人文指社會制度、文化教育。《易·賁彖》:“文明以止,,不可失此機會。餘俟後述,敬請時安。
國荃細細的一直看完,始將信中大略撮要說與曾國藩聽了。曾國藩聽畢,立即發令,一是命彭玉麟統率船舶二千艘,出守江西湖口。二是命張玉良率兵五千,去攻九江。三是命羅澤南率兵五千,助守湖北。四是命曾國荃率兵五千,助攻安慶。五是命楊載福,統帶船舶一千艘,助攻安慶。六是命塔齊布率兵五千,策應湘鄂皖贛四省官兵。七是命曾貞幹調查各地義倉,每百抽五,以充軍糧。八是命曾大成率兵一千,押運各路湘軍的軍糧。九是命四川試用知府大營文案委員馮卓懷,擬出厘金制度的詳細章程,以便奏請權時設立,以裕軍餉。十是命大營文案委員程學啟,擬出各營冠以本軍統帶的名字,作為營名,以便認識。大眾奉命去訖。
曾國藩即在大營坐候捷報。又因國華能于軍務倥傯之際,寫來如此詳細之信,很覺高興。但防國華少讀兵書,軍謀不夠,急寫回信示以軍謀道:來信俱悉。李中丞一見,即待之甚優,委以統領,此非為弟之才具,實為弟之家世也。弟既受此知遇,第一須不負此知遇,方對得起李中丞,亦對得起吾家之家世也。統領五營,已是古時之旅將;五營兵士之性命,名譽、道德、風紀,全在吾弟一身之處置。來書謂既出報國,性命置諸度外,義固如斯,事宜斟酌。此即古人所謂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者也。應死而死,死得有名。
不應死而死,死得無謂。為將之道,亦非隨便一死,即盡責任也。
兄將軍謀之大略,撮要告之。凡用兵主客要正,夫人而能言之,未必果能知之也。守城者為主,攻者為客。
守營壘者為主,攻者為客。中途相遇,先至戰地者為主,後至者為客。兩軍相持,先吶喊放槍者為客,後吶喊放槍者為主。兩人持矛相格鬥,先動手戳第一下者為客,後動手即格開而即戳者為主。中間排隊迎敵為正兵,左右兩旁抄出為奇兵。屯宿重兵,堅札老營,與賊相持者為正兵。分出遊兵,飄忽無常,伺隙狙擊者為奇兵。意有專向,吾所恃以禦寇者為正兵。多張疑陣,示人以不可測者為奇兵。旌旗鮮明,使敵不敢犯者為正兵。羸馬疲卒,偃旗息鼓,本強而故示以弱者為奇兵。建旗鳴鼓,屹然不輕動者為正兵。佯敗佯退,設伏而誘敵者為奇兵。忽主忽客,忽正忽奇,變動無定時,轉移無定勢,能一一區而別之,則於用兵之道,思過半矣。吾弟須注意之。
又將平日記於筆記中者,擇其切要者,摘錄數條:一、約期打仗,最易誤事;然期不可約,信則不可不通也。二、治軍之道,以勤字為先。身勤則強,佚則病;家勤則興,懶則衰;國勤則治,怠則亂;軍勤則勝,惰則敗。惰者暮氣也,常常提其朝氣為要。三、凡打仗,一鼓再鼓而人不動者,則氣必衰減。凡攻壘一撲再撲而人不動者,則氣必衰減。四、守城煞非易事。銀米子藥油鹽,有一不備,不可言守;備矣,又須得一謀勇兼優者為一城之主。
五、軍中須得好統領營官,統領營官須得好真心實腸,是第一義;算路程之遠近,算糧仗之缺乏,算彼己之強弱,是第二義;二者若有把握,方能作將。此外良法雖多,排程雖善,有效有不效,盡人事以聽天命而已。六、兵者不得已而用之。常存一不敢為先之心。須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七、近年從事戎行,每駐紮之處,周曆城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