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部分

晉王就藩與否,他是最直接利益相關之人,如果他願意出面做個好人,以盡孝之名多留晉王在京兩年,比其他任何人的話都有說服力,盧文濱根本鬧不到那麼大,此事早已偃旗息鼓了。

當然,太子就袖手旁觀,也沒有任何問題,哪個吃飽了撐著的儲君才想把受寵年紀又如此接近的弟弟留下來,不暗地裡動手腳,早點把他攆去封地上就算顧念著兄弟情分了。

所以,略微詭異之處在於,太子為什麼會對著蘇長越把這個問題問出來。

他們別說熟了,根本就是兩個陌生人啊。

不管怎樣,太子已經問了,他就得答:“殿下已有決斷,何復疑慮。”

太子沉默至今,他的選擇是已經做出來了。

太子道:“孤不知如此是對是錯。”

蘇長越有些懂了:太子這是保持了旁觀後,又有點後悔了,覺著自己是不是該站出來比較好。

“世間事無兩全,殿下持本心即可。”

“所以你覺得孤錯了是嗎?”太子低了頭,道:“蘇庶常,你在此時能站出來議論晉王就藩之事,可見純直,非投機沽名之輩,孤才不懼與你實言說兩句話。因此事,孤的屬官們分了兩派,吵成一團,各說各的理,孤學淺,難以分辨誰更有道理,這所謂決斷,不過是拖延下來而出的罷了。”

蘇長越默然片刻,這同樣也是決斷的一種,太子心底深處不想弟弟留京,這拖延才拖得下去,不然早便出面了。

不過他倒是明白太子為什麼會找著他問了,看來是屬官們對此意見不同,一方認為太子應當留住晉王以博君心,一方認為晉王威脅太大,這麼做不值,各執一詞相持不下,太子在勢力內部找不著準確答案,自己選了個又沒底,所以找著外部的友好方試圖得到一個旁觀者清的判斷了。

——蘇長越認同晉王就藩雖然符合太子的利益,但他是以朝臣的身份發的言,他既非詹士府亦非東宮臣屬,身家沒有和太子繫結,並不屬於太子派系。

“臣不是這個意思,此事於殿下的角度來說,進退皆可,只是顧了此,難免略有失彼,只要兩相其害中,殿下取心中輕者便是了。”

說白了,兩頭佔便宜的好事就別想了。

他話已經說得如此明白,太子卻道:“孤正為此決斷不下,孤多年不見皇爺,甚願孺慕皇爺膝下,但有晉王在日,孤總退一射之地;而若晉王就藩,孤始終坐視,又恐皇爺對孤失望,以為孤無手足之情……”

與御書房內此刻皇帝與晉王的談話連起來,這差不多算是個自相矛盾又惡性迴圈的局面,太子見晉王受寵不悅,皇帝見太子冷淡晉王,要培養他兄弟二人感情,又需得把晉王留下,而太子見晉王都被參成個刺蝟了居然還能賴在京裡,更加要以為晉王受寵,不爽之情自然愈加翻倍。

蘇長越沒有分/身術,不知道御書房裡的對話,他只能就現有資訊分析——他首先覺得,這個,太子和晉王面上如此不和,可畢竟是兄弟,兩個人這個自來熟一般追根問底的勁兒真是挺像的。

不過這擺在晉王身上沒什麼大礙,他一個藩王,不欺男霸女作奸犯科就算個好王爺了,對於藩王來說,大眾的道德底線要求一向很低;可太子作為儲君,這樣輕率訴出心事,在政治素養來說,就簡直可以用“天真”來形容了。

“殿下,”他含蓄地提醒道,“臣不便言。”

他可以明白在朝政上站明立場,但太子從政事上進一步跟他說上家裡親情了,那他就算心裡有主意,也不能說,外臣隨便插嘴這些,一個不好就是離間天家骨肉。

太子怔了怔,也明白過來自己言多有失了。

但他卻沒有異色,而是挑起一抹笑意,道:“蘇庶常,你為人當真謹慎,如此,孤便與你多說了什麼,也並不擔憂。”

他說著,聲音又壓低了一點:“你是為身份所限,不好與孤多說什麼罷?但不知為什麼,雖然你一句切實的話也沒有,孤問你的,你全推回了孤身上,孤卻仍舊覺得,你胸有成竹,能為孤解惑。”

“……”蘇長越只好道:“殿下謬讚了。”

太子只是一笑,把聲音升回了正常音量,道:“你是恩科那一年中的榜,那在翰林院也有一年多了?”

蘇長越應聲:“是。”

太子這回只點了點頭,不再說什麼,此時兩人也將要到了御道盡頭,太子的東宮在另一邊,便各自分別不提。

**

“這有什麼奇怪的,蘇哥哥,你生得就是一副很靠譜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