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真相很快大白,因情節極度惡劣,勾結山匪的知縣被全家處斬,似乎舉家只留下一個未成年孤女,不知流落去了何方。
朝廷隨後又下了旨意嘉獎葉安和,包括賞贈曾氏誥命等,冤情得雪,大仇已報,這不算是最壞的結局,告慰亡人之後,應當可以努力往前看了。
然而曾氏接連喪夫喪父喪母,哀毀已極,明知愛子幼小,不能留他一人生活,也實在是無法再撐下去了。
重病多日,她自知不起,用最後一點精力給一雙兒女把剩下的家產分了分。
分得很簡單。
一人一半。
是的,居然是這個比例。
珠華聽到的時候如何能不傻?
哪怕珠華同明光一樣,是她的親生女兒,這個分法都算非常少見了,何況珠華還不是,她只是前頭人留下的拖油瓶——原配嫡長大小姐這個名號聽起來很威風,可得親孃在才算數,對後孃來說,沒這麼花頭,事實非常單純,她就是個拖油瓶。
對於在後媽手裡長起來的珠華來說,她再清楚這點沒有了,並且這都不分什麼古今中外。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葉家本身是沒有多少家產的,珠華分得的這一份,絕大部分其實來自於曾氏的嫁妝。
這就更不可思議了。
後孃做到曾氏這樣,簡直打個滿分都嫌少。
當然她有她的理由,紅櫻話裡也提過:“太太很感激蘇家老爺,他那麼快就說動聖上派了欽差過來,他要是不幫忙,或者不上心,拖個一陣子,讓那殺才有機會處理了證據,說不準曾老太爺就要沉冤了……”
蘇父及時幫了忙,而那是珠華的夫家,所以曾氏愛屋及烏,將這份恩情還在了珠華身上。
以為事情到此為止?
不。
屬於珠華的那部分家產,沒有一併運到張家,而是作為嫁妝,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