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部分

的繡花枕頭。好吧,我承認他確實有些繡花,但是他枕頭裡還是有真材實料的,不然絕對不可能有那麼多謀臣良將為他效力,他也不可能佔據四州。

元皓兄把我萌到了,(捂臉,我怎麼會萌他??????)

嘖嘖,這章咱們姑娘會給姑爺抄的哪首宋詞呢?

哎呀,咱們姑爺看了以後會有啥反應?

下章,揭曉謎題,順便,咱們姑爺在冀州這反應是不是膩歪了呢?是不是要回家去呢?

最後:依舊求收藏,求評論。(你們真的能猜出她寫的哪首詞不?線索在文章裡喲)

79、評袁紹郭嘉返家

郭嘉收到蔡嫵回信的時候已經是距離頭一次議事十幾天以後的事情。

期間冀州諸位對先前討論的議題又曾進行過幾次爭吵。最後袁紹拍板:同意了三兒子袁譚所說的不增加賦稅的提議。但是在針對幽州問題上,袁紹首次當著帳下群臣的面訓斥了*子,並且態度強硬,措辭嚴厲,不容有一絲辯駁。

“孤和公孫伯圭互不相容,冀州幽州遲早有一天兵戎相見。但就算彼此間打到只剩一兵一卒,那亦是自家兄弟之爭,和他鮮卑外族何干?”

“鮮卑算什麼?一群蠻夷!為什麼幫孤?因為事成他們就要劃幽州放牧!我大好河山,萬里錦繡,憑什麼要容一群蠻夷踏足染指?”

“他鮮卑今日敢同意與孤合謀幽州,明日就敢與他人謀算冀州!後日就敢謀算東西二都!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敢謀算全天下!孤若同意此議,到那時豈不成了引來外族,淪喪疆土的千古罪人?”

袁紹話音落地,廳裡就寂靜。袁尚似乎被父親的怒火驚到了,呆了呆才反應過來跪地認錯。一邊袁譚也沒敢像以前那樣露著幸災樂禍地笑,而是眼觀鼻,鼻觀心的裝木頭。

但是一直旁聽裝木頭的郭嘉卻在聽完袁紹的話以後,低頭微微地勾了勾嘴角,心裡暗自鬆了一口氣。

等此次議事回去以後,郭嘉回府又“病了”兩三日,病時也不見客,只有事沒事扒拉著柏舟給他送來的“價目表”細細瀏覽。他對買來的東西並不在意,通常都是讓柏舟前腳買來,他過目一遍後,後腳再讓柏舟賣出去。賣價卻依舊記下來呈報給他。可憐柏舟少年,每天被他家先生這麼支使著在集市上買來賣去的,都快成了“二道販子”了。每次見到郭嘉,都一臉苦相地瞧著他:柏舟實在不知道他家先生到底打的什麼主意了,你到底是要不要給夫人買東西啊?買你就直說要買啥,別老這麼折騰人成不?

結果郭嘉對柏舟幽怨的小眼神視而不見,依舊還是那句“一切照舊”。柏舟淚目了:他覺得他這會兒比他家先生都要想他家主母。要是主母在,先生再沒溜兒好歹身邊還有個勸著的,就算勸不住至少還能有個人一起跟著他受罪,他心裡也好舒服點兒。這下倒好,主母不在,先生折騰來、折騰去,受苦受累的就他一個人,連個做伴兒的都沒有。

柏舟心裡叫著苦,一步三回頭的往外走,正走著迎頭碰見了郭圖派去給豫州送信的那位。柏舟眼前一亮,引著來人就往郭嘉房間走:這是主母的信來了?趕緊給先生送去,好歹別讓他別再瞎造騰了。

郭嘉那會兒正窩在屋子裡裝病裝無力,結果一見柏舟帶著信使來了,一把掀開毯子坐了起來:

“豫州來信?”

柏舟看著剛剛還病蔫蔫的先生瞬間變的精神抖擻,不由滿頭黑線,從人家手裡接了信遞給郭嘉,然後很有眼色地把人帶出去著人好好招呼著,留下郭嘉一個人在屋裡拆信。

郭嘉先從信封裡倒出來的是那封比較官方化的家書,結果郭嘉看到:“諸事順遂,君自珍重”呵笑了一聲,小聲嘀咕了句:“這丫頭有進步,都學會報喜不報憂了?”

等他在抽出第二張紙,看到上面用分外秀氣的小楷寫著:“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郭嘉就覺當頭撲來一股閨怨之氣,挑挑眉,眼角帶笑的合上信紙,等不及看下闋,就衝著剛回來還沒進門的柏舟問道:“咱們來冀州多長時間了?”

柏舟掰著手指頭給郭嘉算:“從八月初離開潁川,路上走了將近一個月,現在快十月,嗯,咱們來冀州到現在差不多有快三十天了。”

郭嘉聽了沉吟片刻,摸著下巴對柏舟說:“今天最後一天去集市,回來以後收拾東西,咱們準備回家。”

“啊?”柏舟呆呼呼地張大嘴:“回家?這麼快?您不在袁公這裡待著了?可公則先生和仲治先生那裡怎麼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