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8部分

李瑁這玩笑開大了吧世人誰都知道是他老爹搶了他老婆,而他爹是當今皇帝,千古一帝。劉某人只是個平民百姓,雖說也有個外號叫土皇帝,但此皇帝跟彼皇帝可是不同等的。

木有搞錯,要劉某幫他從老皇帝手裡搶回楊玉環?劉得道又不是玉皇大帝,天子的老爹,這可能嗎?

' '

三百六二章 站錯隊伍了

話說曾經有一位大唐帝國的第一美女做妻子,夫妻兩也恩愛有佳,李瑁那是何等的幸福。(瘋狂看'小說手打)無奈造化弄人,但這段美好的幸福婚姻只維持了五年就分崩離析了。自己敬愛的父親是罪魁禍首,由妻子變成了庶母,這恐怕是他個人生中最大的痛苦和恥辱。

他痛恨父親的不倫,不過依然對楊玉環念念不忘,只不過他一直將這份懷念和痛恨一直儲藏在心裡,因為李隆基是他的父親,也是當今皇帝。他只能默默忍受這份痛苦,但是今天他為什麼突然對只見過一面的劉得道說出這翻話呢?他為什麼相信劉得道能幫他搶回他的前妻?

原因就在前幾個月,劉得道被李隆基扣押住不放。十萬丐幫幫眾大鬧玄武門,逼迫李隆基將劉得道無罪釋放出來。李瑁經常留意劉得道的一舉一動,這件事又鬧得滿城皆知,李瑁當然也知道了。這件事鬨動了京城,也看到了劉得道與丐幫的強大實力。這件事在李瑁內心中深深的影響到了。

劉得道號稱京師土皇帝,丐幫實力雄厚,更是擁有數十萬幫眾擁戴。李瑁若是想當皇帝,若是得到丐幫的擁護,這對他是一股多麼大的助力。現在安祿山造反,大唐軍隊連連敗退,河北,山西,東都洛陽淪陷。一直太平盛世的大唐帝國迅速轉為了動亂時期,這可是一個趁亂而起的好機會。

他繼承皇位最大的對手太子李亨已經蠢蠢欲動,朝堂中大部分官員都被楊國忠控制或收買,若是太平時期,這對李瑁是很有幫助的。不過現在可是戰亂時期,李亨審時奪勢,搶先一步扭轉了方向,與京師內外的武將們打得火熱。比如李光弼,郭子儀等,這些武將都跟楊國忠有過節,因此,他們不可能支援李瑁。

戰亂時期,以武當道,武將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無奈的是楊國忠幾乎把所有有權勢的武將得罪光了,日後大唐江山的形勢若是惡化了,這些武將們完全可以左右朝堂的局面。劉得道是京師一霸,能力超群,所以李瑁有意識的結交劉得道,坦誠相待,全力討好。

劉幫主喜歡美人,那麼李瑁就叫來了京師八豔一同陪同。只要劉某人高興,京師八豔,認他挑選,因為李瑁正是怡紅院的老闆,想要誰,只需一句話而已。

劉得道與李隆基鬧得不愉快,這是世人皆知。所以李瑁對他說出這翻忤逆的話,也不擔心他會想皇帝通風報信。李瑁對他坦誠相待,劉得道此時感到壓力重重,李瑁求他幫忙奪回楊玉環,無非就是助他奪皇位,事若成,楊玉環自然可以回到他身邊。

而劉得道便有從龍之功。他的好處自然不少,李瑁坦誠開價,給他一個三品以上的官職,若他不想呆在京師,便可以外放刺史職位隨便挑,京師八豔甚至可以全部拱手相送。

李瑁若是當上皇帝,這小小的怡紅院就是全部送給劉得道也值得了。

面對如此大的誘惑,劉得道心動了,但也沒那麼快表態。他對安史之亂這段歷史還算了解。日後安祿山大軍攻入長安,李隆基攜貴妃逃亡蜀地,半路途中,因為逃得匆忙,造成糧食短缺。楊國忠只好剋扣隨行禁軍的糧食留給李隆基,高力士等隨行的權貴們,這事引起禁軍譁變。譁變的禁軍把主要事情的矛頭對準了楊國忠和楊貴妃。

他們不僅殺死了楊國忠,還逼迫李隆基意溢死了楊貴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嵬之兵變’。

以此同時,太子李亨在靈州得到郭子儀等武將們的擁護,以方便攪滅叛軍為名,於公元756年在靈州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點李隆基也被迫當上了幾年的太上皇。從這裡可以看出,李隆基當時的身體還行,但由於他的昏庸和親信奸臣,把一干信心擁護他的武將全部殺死,或貶出京師等等,他已經失去了武將的支援,被迫退位也沒辦法,最後鬱鬱而終。

後世史學家都認為“馬嵬之變”是一場“有計劃的兵變”。擁有擁立之功的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奉詔討伐叛軍。

從此也可以看出,李亨的繼位就是很典型的趁勢而起。如果沒有發生安史之亂,他不可能這麼快繼位,甚至不能繼位。因為楊國忠把持朝政,李隆基擁有楊玉環的陪伴或許更加長壽。歷史上,李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