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8部分

原的兩個部落結盟,只怕會打到京城,到時候更是生靈塗炭。”顧瑾之道,“況且太子大才,有他監國,你應該放寬心。”

太后笑了笑,笑容有點勉強。

太子是個孝子,對皇帝和太后,他都非常孝順;他也是個很好的人,對於老師、長者,他尊敬有加;對於太子妃,他更是疼愛練習,夫妻和睦;他甚至嫉惡如仇,看不慣時間不平。

但是作為太子,他的政治敏銳度太低。

皇帝派了不少的老師在他身邊,教他學會如何做個君主,可是他的成績差強人意。

太后還記得他前幾年跟顧延韜拍板,僅僅是因為他老師袁裕業的一件私事。

作為學生,他無疑是合格的。

可作為太子,他的缺點太過於明顯。

這都是因為宮裡孩子太小。在晉王出生之前,宮裡只有太子一個皇子,晉王比他小十二歲。

外頭有譚氏護航,裡頭又沒有可以取代他的人,他過得沒有危機感,自由自在,有點任性,從小就沒有養成君王氣勢。

而且那時候皇帝總想換掉他,也根本沒打算封他為太子,所以小時候也沒有刻意培養他的君王氣質。

等他漸漸大了,再想去改變他的性格,就變得難上加難。

況且皇家也沒有天子親自教養兒子的道理。

太后找了很多理由來說服自己,太子已經成年,已經成熟,但她就是不放心太子的。

太子耳根軟,容易受人挑撥,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太后非常清楚。

就是因為太子這個性格,太后才不放心他監國。

這些話,太后是不好講的。

哪怕在顧瑾之面前。

“。。。。。。哀家也想過些清淨日子。”太后嘆氣道,“可這天下,哪有清淨的時候啊?哀家盼著這次戰事過後,天下能多太平幾年,哀家也享享清福。”

“一定會的,您放心。”顧瑾之道。

太后笑,又問顧瑾之:“你給哀家開個方子吧?哀家這兩日的確睡不好……”

“母后,您只是擔心大事,才憂心忡忡。這可沒有方子可解。”顧瑾之笑道,“您陪著孩子,多笑笑,心裡少些煩惱,就能睡得好。方子是不必開的。”

太后點點頭。

一上午,顧瑾之和孩子們,都在仁壽宮。

彥穎甚至和燕山摔跤。

燕山和彥穎,都跟朱仲鈞學過摔跤,但彥穎的成績更好。別看他比燕山矮,人卻機靈有力氣。一下子就能把燕山摔倒。

燕山倒也不介意。被摔倒了,笑呵呵爬起來。

太后讓人在地上鋪了氈毯,摔倒了也不疼。

兩個孩子摔得津津有味,太后看著也有趣。笑得合不攏嘴。

太后心裡是偏向彥穎的。彥穎長得像朱仲鈞。太后總能從他身上。看到自己兒子的影子,故而更疼彥穎。

看著彥穎那麼小年紀,能摔倒哥哥。太后非常高興。

而燕山不氣餒,一副容忍弟弟的謙讓模樣,更讓太后覺得稀罕。

一上午,太后心情非常好。

他們陪著太后說笑,中午也在仁壽宮用了午膳。

午膳的時候,蘇嬪和德妃、麗妃也來了。

還有幾位公主,紛紛來請安。

太后留她們用膳。

晉王也來了。

彥穎看到晉王,就裝作不認識般,不和他說話。今早起來,朱仲鈞特意和彥穎說了話。

顧瑾之不知道他們父子說了什麼,神神秘秘的。

但彥穎果然不再問玉佩的事,也不理晉王,讓顧瑾之知道,朱仲鈞的話起了作用。

晉王見彥穎不理會他,他就看向了燕山。

燕山一臉不知何事的茫然。

吃了午膳,燕山和彥穎有點困,太后讓他們就在仁壽宮的偏殿歇息。

等兩個孩子退下,晉王好似有話想跟太后說,德妃卻給他使眼色,目光有點狠戾。

德妃的目光,被太后看個正著,太后轉頭,看到欲言又止的晉王,問:“怎麼了?”

晉王要開口,德妃忙站起來,笑道:“過年之前,您賞賜給他的一對青花瓷梅瓶,被他打了,心裡惴惴不安,說對不住皇祖母……”

晉王一臉不願。

太后就知道德妃撒謊,根本不是這事。

但是德妃想遮掩,太后也不好當眾拆穿她的。

顧瑾之心裡,不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