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顧瑾之道:“姑姑放心吧,我先給她開些養血的方子。她的事,包在我身上了。”
成姑姑點點頭,無奈嘆了口氣。
顧瑾之給德妃開好了方子,德妃肚子又餓了。
御膳房做了膳食來,有一道糖醋排骨,她吃了好幾塊。
回到內殿,哇的又吐了。
成姑姑等人忙服侍她。
顧瑾之幫不上忙,只得起身去了太后那邊,說德妃娘娘有點氣血虛。
太后就忙問:“怎麼好好的,又虛了?”
“吐得厲害。”顧瑾之道,“方才吃了點東西,又吐了一回。”
太后就笑。
顯懷嚴重,不算病,甚至可能生個更聰明的孩子。
顧瑾之從宮裡出去,沒有回家,直接去了三元坡的老宅。
她將德妃的事,告訴了大夫人。
“……我才來京裡,到底和娘娘不熟,見識又少,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大伯母見多識廣,比我有法子。還求大伯母想個法兒,勸勸娘娘。她這樣下去,只怕……”顧瑾之道。
大夫人聽了這話,臉色變了又變,一時間氣得無話。
“我明日就進宮去瞧她……”大夫人沉默了片刻,才對顧瑾之道,“你放心吧!”
顧瑾之道是,這才回了家。
第175節大哥的理想
顧瑾之要回去,大夫人親自送她到垂花門口。
剛過了穿堂,便聽到有人急急喊七妹。
顧瑾之和大夫人都停住了腳步。
只見大堂哥氣喘吁吁趕了來。
他快步到了跟前,喘了幾口氣,才道:“聽說七妹來了……我正有事找七妹呢。”
大夫人就笑著問他:“什麼事?既然有事,你怎麼不去三叔家裡說,專等七妹來?”
大堂兄顧辰之道:“一點小事。準備明日去說的,哪裡知道今日七妹過來了……”
大夫人站著不動,等他說。
顧辰之卻支吾,笑著道:“娘,您裡頭不忙嗎?您先回去吧,我替您送送七妹。”
這是連大夫人都不肯告訴,要單獨和顧瑾之說。
顧瑾之笑了起來。
大夫人也笑,啐了聲:“我也不稀罕知道你的事……”轉身就走了。
顧辰之送顧瑾之出門,在垂花門口將人都遣了,只兄妹倆說話。
他對顧瑾之道:“祖父醫術,將來還是要傳給家裡的孫兒?”
顧瑾之點點頭。
“七妹,我想跟你學醫。趁著祖父尚在,指點幾分……”顧辰之道。
顧瑾之微訝。
顧辰之就連忙道:“我知你心想,我年紀大了,只怕學不精。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也不是四十才開始學藝的嗎?古人也只說‘人生三十不學藝’。我才二十三,又是念過書的。我也不急,學個十來年無所謂……”
顧瑾之聽他這樣說。足見並非一時之意氣,乃是深思熟慮的。
顧家家學,自然要先背熟醫書。
四書五經是底子。
顧辰之念了十幾年四書五經,也中了秀才的。功力應該不錯。他學醫,至少不用像煊哥兒、琇哥兒那樣重新打底子……
這樣,倒也省了一半的功力,可以直接背藥書。學號脈問診。
“大哥願意學藝,的確不晚。我這裡也無異議的。”顧瑾之道,“祖父那邊,我也能勸說他。只是,大哥跟大伯和大伯母說了嗎?嫂子呢,她同意嗎?”
顧辰之沉默了下。
想到他方才避開大夫人,才跟顧瑾之說這些話,足見他尚未跟家裡提。
顧瑾之就笑了笑,道:“要不。大哥先和大伯商量商量?這是大事。大哥是宗族長子。將來要繼承家業。你跟著咱們去學藝。大伯未必肯……”
顧辰之也笑。
他道:“原是想等你先同意了,再和父親說。”
顧瑾之就笑著說好。
她回到家,將這件事告訴了母親宋盼兒。
宋盼兒蹙眉:“你大伯不可能同意的。他就你大哥這麼一個兒子,將來他的爵位也要給你大哥的。你大伯不同意。還會怪你多事,你不該鬆口先答應你大哥的。”
“祖父的醫術是顧家的,又不是我個人的。”顧瑾之笑著道,“大哥也是顧氏子弟,醫術他也有份。我不曾勸說他,這點我問心無愧。大伯同意不同意,就看大哥如何說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