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顧瑾之就把孩子們和林翊,都叫到這邊來量衣。
顧延臻正好在家。
他聽說林翊就是救了他外孫和女兒命的人,當即要見見林翊。
顧瑾之道:“就是當年在問咱們家藥鋪的那位林先生啊……”
“當年的事,已經**年了,你爹哪裡還記得?”宋盼兒幫著說話,“怎麼,那位林先生還怕生麼?”
顧瑾之笑,道:“林先生愛清淨。”
“我們家不清淨?”宋盼兒反唇問道。
顧瑾之無法,只得去問林翊,願不願再過來做客。
林翊倒是不拘這些。
他當即就過來了。
顧延臻夫妻看著林翊一身道袍,木釵綰髮,面目白淨俊雅,看著就是謙謙君子,心裡都對林翊很有好感。
之前林翊在顧家藥鋪做坐堂先生,除了祖父、大哥和顧瑾之及司箋他們,其他人的確不熟悉他。
顧延臻和宋盼兒見過林翊一次,也早已忘了他的模樣。
如今見他儀表堂堂,也放下心來。
宋盼兒則心想,顧瑾之和朱仲鈞性格都有點怪。好好的,弄個道士給孩子做義父……
“林先生一身好醫術,怎麼做了道士?”顧延臻開口問林翊,語氣和藹,似朋友閒談。
林翊也耐心解釋:“貧道原本就是世外人。家師辭世,貧道就繼承了師傅的衣缽……”
他一直都是道士,只是那時候不算正式的。
顧延臻點點頭。
他對道學沒什麼研究,又不懂醫學,故而也沒什麼話說,只道:“聽說林先生最近教燕山讀書寫字?辛苦先生了……”
“燕山是我的義子,這都是分內之事。”林翊道。
他提到這裡,臉上隱約有點笑容。
看得出,他很喜歡燕山。
宋盼兒把林翊的表情看在眼裡,也忍不住微微笑了笑。這位林先生,很喜歡燕山。
誰喜歡宋盼兒的外孫,宋盼兒就喜歡誰。
她開口,留林翊在府上用膳:“……清茶淡飯,先生不要嫌棄才好。”
他們都跟著顧瑾之和朱仲鈞的習慣,叫林翊為先生。
林翊則看了眼顧瑾之。
顧瑾之衝他點頭,讓他答應。
林翊道:“那叨擾了。”
宋盼兒就吩咐廚房備菜,又讓顧瑾之把孩子們都接過來。
顧瑾之道是。
燕山兄弟很快也來了。
彥穎一見到舅舅們,立馬跟著跑了;燕山就挨著林翊坐下。很乖巧的模樣。而宋盼兒,則抱住了彥紹。
彥紹已經十九個月,會走路,能說話。
他只是說不了長句子。
宋盼兒教他說外祖母,他是學會了的。現在只要哄哄他,他就會還叫宋盼兒外祖母,這讓宋盼兒笑逐顏開。
家裡的氣氛很好。
吃飯的時候,林翊和顧延臻、煊哥兒、小十、小十一、燕山、彥穎坐了一席,宋盼兒和顧瑾之帶著彥紹,在屏風後另外擺了張小桌子。
屏風前說話的聲音不高。顧瑾之和宋盼兒兩人可以閒聊。
馬上要到端午節。顧瑾之按舊俗,要回孃家躲午。
“您要擺宴邀請誰嗎?”顧瑾之問母親。
京裡不少人是從外地遠嫁過來的,是不可能回孃家躲午的。像宋盼兒,已經是做了外祖母的人。就不再計較這些了。
但是她相熟的人。還是有很多無處可以躲午的。
顧瑾之以為宋盼兒要開個宴席。
“你這話。倒提醒了我。”宋盼兒笑道,“每年都是你大伯母操持。今年我去說一聲,讓我來操辦一年。豈不好?”
顧瑾之笑。
母親精力旺盛,這是好事,她沒有打斷。
“宜早不宜遲。”顧瑾之對母親道,“您若是打算辦,就該提早準備,免得重複了……”
宋盼兒點點頭。
*********
在顧家用過了午膳,顧瑾之和孩子們又回了王府別館,林翊也跟著他們一起。
把孩子們交給各自的乳孃,顧瑾之想到有件事,一直沒好意思開口和林翊說,便藉著今日的機會,和林翊提及:“當年咱們種的罌粟種子膏,您拿了些,如今還有麼?”
“我有很多。”林翊道,“我留了種子,替師傅守孝時又種了很多,也制了不少的膏。如今是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