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刺史,大舅舅如今乃是江蘇蘇州鹽法道,極好的肥差。
宋氏一脈就繁盛至今。
馬車直接到了宋府的垂花門前。
顧瑾之三人下了車,二舅母秦氏帶著丫鬟僕婦們,親自迎了出來。
“煊哥兒又長個兒了!”二舅母笑著對母親說,“我們家儔哥兒比他還大兩個月呢,個子不及他一半。”
儔哥兒是二舅母的幼子,學名宋言儔,今年也七歲了。
“小孩子長個兒哪有定論的?”母親笑著道,“長得晚,將來長得好。您性子太急了……。”
二舅母呵呵笑:“可不是,我恨不能他一下子就長大了……。”
說得大家都笑。
而後二舅母又誇顧瑾之長漂亮了。
顧瑾之喊了聲二舅母,就安靜跟在母親身後。
一行人去了大舅母的院子。
今日是大舅母孫氏的壽辰,和往年的熱鬧不同,今年只請了宋氏族裡的妯娌小姑、幾家近親,其他人一概沒有,倒也簡單。
母親看著這樣,心裡微訝,想問怎麼回事。
大舅母一向愛鋪張的。
月華亭搭了小小戲臺,客人齊來之後,就去了月華亭開席。
大舅母有些精神不濟。
母親就問她:“大嫂,您是不是累了?”
大舅母和母親交情好,就低聲和她說:“身上不太好……上個月染了風寒,發熱。吃了趙大夫的藥,熱也退了,風寒也好了。只是,心裡一團火似的,總不爽利,吃飯也不好,睡覺也不好……”
母親往大舅母臉上瞧,果然清減了些,就道:“挨著可不行。再請趙大夫看看?”
趙大夫叫趙道元,從前是個道士,看卦精準,看病更準,是江南數得上名的神醫。
“他去了京城。”大舅母頗遺憾,然後壓低了聲音,道,“聽說京裡有位貴人病了,專程請了趙大夫。”
母親微微錯愕。
趙道元很孤傲,給人看病講究緣分。他和顧瑾之的外祖父有點交情,所以大舅母能請他來瞧。
一般貴族請不動他的,除非是大人物。
母親就緘口不接話。
頓了頓,母親才說:“那再請其他大夫瞧瞧?”
“請了……。”大舅母道,“延陵的大夫請便了,吃了藥仍是不見好,心裡就更熱了,總饞冰吃。上次吃了碗冰鎮蓮子羹,睡了晚好覺。可是冰鎮的東西,總是陰寒之物,這又不是酷夏,我也不敢多吃……。”
母親就眉頭微蹙。
她不通醫理,就一籌莫展了。
“上次你說你的頭疼,吃了你家老爺子開的藥就好了。能不能請你家老爺子也給我開劑藥?”大舅母想起了顧家的老爺子。
那位老爺子聽說醫術平庸。
可大舅母想著,他既然做過太醫院的提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