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這是很多二三線城市或小村莊會有的情況,家鄉賺錢機會少,年輕人便都去了大城市裡找工作,賺錢了就往老家寄點生活費,只會在過年的時候回來,要是運氣好,混出大名堂了,那就會留在大城市再也不回來了,如果沒混好,那就是沒臉回來。

因此,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在小城鎮和山村之類的地方也就越來越多了。

村裡缺少了年輕人,只有老頭老太和孩子,大冷天的,老人和孩子都受不了凍,肯定窩在家裡,所以外面看上去冷清也不奇怪。

景颯走在最前頭,轉了個彎,一行人便跟著繼續往前走,上了一個山坡小道,不算太陡,但天氣冷,他們穿得厚,像狗熊似的,積雪又厚,走起來便有些不方便,只好緩一步走一步。

坡道盡頭就是杜家的家宅,傳統的四合院風格,在村子裡算大宅子,格局是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灰牆綠瓦,看上去很是古樸,但由於長久沒人住,也沒人收拾,經年下來也殘破了。

院子裡倒是有兩棵香樟樹相當惹眼,看高度和粗壯程度,估摸著有好幾十年的樹齡了,挺拔的直立在院子裡,隱隱能聞到香樟樹獨有的香味。

奇怪的是兩棵香樟樹雖然一般高,但左邊那棵枝葉十分茂盛,像大傘一樣的張開,右邊那棵卻很瘦弱,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病,看上去一點沒精神。

皛皛好奇道:“很少看到有人在家裡種香樟樹的。”

曹震笑道:“你在美國長大,可能不知道,種樟樹算一種習俗傳統,一般都是女兒出生的時候,種下苗子,等女兒長大了,樹也成熟了,待到女兒出嫁,就會把樟樹砍了做成樟木箱子當嫁妝,這習俗在很多地方有保留,並不奇怪,不過大多是農村,畢竟大城市,家裡哪有地方種這麼大的樹。”

小陳聽聞,也搭話道,“我們家鄉也有這習俗,好的樟木可貴了,有些講究的還會在做箱子的時候,請手藝好的師傅雕花,明清的時候就有這種習俗了,要是家裡老祖宗留這麼個箱子下來,現在可值錢了,絕對算古董,價格十幾萬到幾十萬都有。”

皛皛對這些的確不懂,聽完倒覺得很是有趣。

☆、Round 183 香樟樹(二)

院子裡的積雪和外頭一樣厚,但因為有牆擋著,少了冷風,暖和了一些。

曹震將大門關上,“我去正房,看還有沒有供電。”這屋子好幾年沒人住了,也不知道斷電了沒有。

景颯通知好村幹部,環視了一圈破敗的四合院,“真是可惜這屋子了,要在S市,這可算一等一的豪宅!”

在老北京,四合院這樣的房產,開價一億都有人能搶破頭。

“豪什麼宅,陰森森的,簡直就像鬼屋。”小陳抱怨道。

院子裡那棵長得茂盛的香樟樹因為常年沒人修剪,把日頭擋住了,明明外頭太陽很大,裡頭卻陰暗的有點詭異。

“膽小鬼!不過是好幾年沒人住過!”

曹震從正房裡探了個腦袋出來,“都過來吧,屋裡有電。”

於是,眾人都進了正房。

四合院裡最重要的房間就是這正房,坐北朝南,在舊社會,祖宗牌位一般都設在正房的中間,所以正房是全宅中所處地位最高的屋子。

杜家的這間正房,進深和高度都相當大,開間有三間,建築雅緻,結構巧妙,冬暖夏涼,可惜許久沒人居住了,牆角佈滿了蜘蛛網,留存的傢俱隨手一摸就是一層灰,稍微吹一下,灰塵便飄散開來,嗆得人喉嚨直髮癢。

主屋正堂中間有個銅質的爐子,上頭放著一個大水壺,下頭的爐灶裡有些煤塊,瞧顏色除了灰塵多了一些,煤塊並沒有變質,曹震點了火,將爐臺點著,燒上一壺水,等熱騰騰的蒸汽出來了,屋裡便暖了起來。

皛皛打量著屋內的擺設,雖然灰塵滿布,但不難看出這些傢俱都是上好的貨色,黃花梨、紫檀、紅木,款式古樸,都是有些年頭的老物件,角落的一個多寶閣雕花繁瑣複雜,打磨的十分平滑,絕不是如今傢俱城裡能買得到的東西,屋子裡的鼓桌、鼓凳、香幾,和多寶閣是成套的,整體風格趨於明清兩代,洗練與典雅的風采即便是不懂行的人也知道必定價值不菲。

杜家人在世時是怎樣的光景,她並不清楚,可端看這些東西,就知道過得很奢豪,儼然一副舊社會地主的家底。

這和一開始知道的有了出路,原以為不過是小富,可現在看來,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