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廚房窗外的烏沉看著她的背影,心情相當複雜。
作為師父,瞧著徒兒屢教不改,無法無天,當然是一肚子的惱火;不過,一想到又可以揪著那頭黑髮,照著那如花似玉的小臉,連踢帶踹,狠狠抽上一頓藤條,這心裡是又興奮又痛快,簡直就是滿腔期待。
以前還都沒什麼要命的證據,懲責也不能太過分,今日且待我抓你個現行,教你真正知道師父的厲害!
作者有話要說: 蓮生露宿的這個洞窟,現代編號為第156窟,莫高窟最負盛名的洞窟之一,需要單獨買票參觀的特窟。
窟中最著名的壁畫是歸義軍統帥張議潮的出行圖,兵馬齊整,聲勢浩大,因為其實是個唐代窟,所以在文中沒有實寫。那幅《父母恩重經變》壁畫也很有名,尤其那個睡著嬰兒的欄車,與現代嬰兒車一模一樣,甚至嬰兒身上還扣著安全帶,十分神奇。
佛教其實不講孝道,佛門弟子都要“出家”,就是捨棄父母雙親。而中國儒家思想以孝為做人根本,孝敬父母的傳統道德觀念根深蒂固,不講孝道的宗教根本無法在中國傳播。所以佛教一進入中國就開始入鄉隨俗了,挖掘和編造了不少佛門孝道故事來講。
這部《父母恩重經》就是佛教進入中國之後才出現的偽經,並不是真正的佛門經典,但在中國很受歡迎。到現在普遍觀念中也都覺得佛門也講孝順父母,其實是被中國改造了的結果。
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力和同化力,歎為觀止。
☆、第31章 絕地反擊
冬日午後; 小徑人蹤罕至; 前方只有蓮生一個人翩翩而行; 烏沉老遠老遠地跟著; 小心翼翼地在兩旁花木和廊柱之間躲來躲去。
這個死丫頭,野丫頭,賤丫頭。
自打幾個月前第一次在店堂露面,烏沉就看她不順眼。苦水井的鄉野女,一身衣裳破爛得跟小叫花子一般; 居然蹩進她剛剛打掃好的店堂,踩得一地都是泥印,興致勃勃地跟她打聽香神。
那香神豈是她能問的?烏沉在甘家香堂做工半輩子,也無緣進香神殿一次。這丫頭連香神是誰都不知道; 就信口開河地要進殿拜香神。
然而還真被她搗成了鬼; 進了甘家香堂做工。從上工第一天開始,就探頭探腦; 問這問那; 一看就揣著一腔賊心。若不是正分在烏沉手下為徒,一番嚴厲管束,還不被她飛到了天上去?
就這樣嚴厲管束; 也未能調…教馴服。那日烏沉午間小憩,不小心睡過了頭; 那丫頭便抓住機會,急匆匆提著茶籃送去了凝香苑。結果惹怒了白妙姑娘,搞得烏沉外甥女的拜師夢都泡了湯。這事一想起來; 烏沉就氣。氣得牙疼,心疼,一身上下都疼。
到底是什麼緣故,讓這丫頭一門心思地要往香神殿裡鑽?烏沉搞不懂這些,她能搞懂的,就是決不能讓這該死的丫頭如願。
若要想進香神殿,她得先做香博士。若要想做香博士,她得製出自己的香品呈送店東甘懷霜考評。若要呈送甘懷霜考評……哼哼哼,那就必須得經過烏沉。
權力這回事啊,還真不在於是大還是小。縱使只有小手指尖大的一點權力,也足夠把人掐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烏沉早已拿定主意,無論這賤人怎樣花言巧語,就是不給她呈報的機會,讓她乖乖呆在自己手裡,一輩子都別想飛出她的手掌心。
前日又尋了個機會,將她關在廚房裡痛打一頓,原以為能讓她癱上幾天,沒想到這丫頭硬是深夜出城送了貨,在城外露宿一宵,天明時分又趕回來上工。烏沉在廚房門口撞到她的時候,只見她形容憔悴,都快沒個人模樣了,唯有一雙眼眸仍然晶光閃閃,改不掉的倔強神情。
死丫頭。賤丫頭。
走著瞧。只要你在我手裡,就永遠有整治死你的機會。
前面的蓮生,已經大搖大擺地進了後園,進門之前,還向身後瞄了一眼。烏沉連忙閃開,將自己瘦乾的身子,避在廊柱後,貼得扁平扁平。
可不能在這時候被她發現了。
還等著在後園裡抓她個現行,痛痛快快地揍一頓呢!
那丫頭,果然毫無察覺。見四下無人,便堂而皇之地踏進月亮門裡,窈窕身形一閃,消失在門洞中。
烏沉咬牙切齒地追上去。
嚴冬已至,後園枝殘葉落,菊花也早已凋零,只剩下一些耐寒的花草。橫斜的樹枝間,一片黯淡灰褐中,一眼就望見蓮生淡緋色的襦裙,立在廊下,仍如一朵盛開的花。
“小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