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太后對著這群“兒媳婦”沒有什麼想法,只說了幾句讓她們日後好好侍奉小皇帝,便讓她們退下,日後也不用來請安,包括皇后。
可這位皇后卻堅持日日都來,第一天被花枝拒絕的時候還眼裡帶著淚,顫巍巍地問花枝:“是臣妾哪裡做的不好,母后才不想見臣妾麼?”
衛太后卻不是會被眼淚打動之人,她不想做的事,就連先帝都不能勉強,何況是一個愛哭鼻子的皇后?
有時候她隱隱想起從前,便覺得,自己也曾經做過皇后,可從來不這樣愛哭,因為哭是沒有用的,不愛你的人不會因為你的眼淚憐惜你,你即使如願嫁給心愛之人,最後也得不到什麼好結局。
皇后吃了很多回閉門羹,總算是不來了,可這樣的日子沒過幾個月,她就哭啼啼的朝太后這裡來,還揚言若是太后不見自己便一頭撞死!
花枝沒辦法,回來稟明衛太后,原以為娘娘鐵石心腸不會理會,可她卻讓皇后進來。
皇后一進來就哭,“母后!母后!”
看得出來是在家中被嬌養的姑娘,於是一點點不如意都會難受的吃不下睡不著。衛太后垂下眼:“堂堂一國之母,在外頭大聲喧譁,成何體統。”
皇后瞪大了淚眼:“母后怎能如此說話,難道母后體會不到臣妾心中的苦楚麼?”
你能有什麼苦楚?衛太后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她是知道的,小皇帝對這位皇后禮遇有加,絕對挑不出錯處來,皇后出身書香名門,不會爭權,家族自然也屹立不倒,這後宮妃子個個安分守己,她哭成這活不下去的模樣是為了什麼?
見衛太后不接自己的話茬,皇后吸了吸鼻子:“母后,臣妾當真是心中難過,想來想去,這宮中除了母后,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實在是叫人痛心。”
花枝覺得自己不能坐視不管,否則聊不下去了,便接道:“皇后娘娘到底是為何哭泣?”
她在心底想了很多種可能性,比如說有人陷害,有人想要陷害,有人準備陷害,可誰知道這位皇后娘娘哭了半天鼻子擠出來的第一句話卻是:“陛下他昨晚去了德妃那裡!”
這句話一出來,花枝差點沒端穩準備給衛太后換茶的茶壺,她嘴角抽搐了下,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皇后娘娘如此傷心,就是因為陛下昨晚沒有在鳳儀宮留宿?”
“陛下從前不是這樣的,陛下一直是陪著我的!”皇后睜大了眼睛說,連受傷都如此天真。
☆、第七十二碗湯(十)
第七十二碗湯(十)
衛太后是很瞭解小皇帝的,這小子是她一手帶大,他越長越大,和先帝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但性格卻是天差地別。他的皇位坐的安穩,因此他不需要一個出身多麼高貴的皇后,只要嫻雅端莊能夠管理後宮就可以,但很明顯眼前的皇后不是那塊料。衛太后老了,雖然她看起來仍然年輕美麗,她已經沒有心情再去調|教一個新皇后了。
小皇帝固然喜怒無常,但卻是說一不二之人,更何況他那難搞的一面也只有面對大臣們才會表現出來。衛太后不覺得自己的兒子是那種會對這樣的皇后傾心之人:“皇帝給了你承諾,不再去其它妃子那了?”
皇后一窒,訥訥道:“……沒、沒有。”
“那便是了,他身為皇帝,想要寵幸誰,哀家這個做母后的也管不著,你身為一國之母,皇帝在你鳳儀宮歇了幾個月,也不曾見你要皇帝雨露均霑。”
皇后聽了這話頓覺委屈,“臣妾原以為母后是唯一能理解臣妾的人,先帝與母后的愛情故事誰人不知,緣何到了臣妾這裡,便要臣妾與他人分享陛下了!”
她覺得很諷刺,衛太后還是皇后的時候那可是椒房獨寵,怎麼到了她的兒子,她便說什麼雨露均霑了?!
可她說這話只是一時衝動,然後便後悔了,整個大殿瞬間變得冰冷起來,身體似乎置身冰窖,皇后顫抖著去看衛太后,對方正用一雙寒冷又明亮的眼睛看著她。她被嚇得竟匍匐在地,腦子漿糊一片,只結結巴巴地說:“臣妾、臣妾——”
“這樣的話,哀家不想聽第二次。”衛太后緩慢地說,“若是再讓哀家從你口中聽到先帝二字,這皇后你也不必做了,從哪兒來,便回哪兒去吧。”
皇后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原以為這樣說會讓太后站在自己這邊,可結果好像適得其反?這是為什麼?難道太后不應該想起過去與先帝相愛的點點滴滴,然後支援自己和陛下嗎?
但她已經不敢多言了,衛太后冰冷的目光讓她沒有哪一刻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