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雜交水稻時代,化肥的增產作用也沒有她想象的那麼厲害嗎?謝知有些失望,不止化肥讓她失望,水稻也讓她失望,雖然在長安水稻能有這麼多畝產,如果放在江南,怎麼也有三四石的畝產。阿孃跟她說過,江南水稻畝產實際是不滿三石的,大部分只有二石左右。三四石是比二石多了些,但也不是多很多,完全沒有達到她預期的畝產。
謝知扳指算了一會,如果是產量的話,按照一畝三石,也就是三百斤來算,就算是現代社會,不種雜交水稻,差不多也就五六百到七八百的產量,古代能一畝出產三百斤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占城稻所謂的高產已經只是相對的,它的優勢是在可以種雙季和不挑土地上?謝知有些失望。
“貴主,你為何不開心?”甲一見謝知滿臉鬱悶,不由詫異的問,有這樣的良種她還不開心嗎?
“這稻子畝產也不是很高。”謝知失望的說。
甲一說:“可它收穫時間短,這要是在江南,這樣的稻穀我們一年可以種兩季。”
謝知說:“可是雙季稻多累人啊。”她知道宋朝用占城稻就是靠雙季收穫來提高產量的,“而且一塊地一直種雙季稻,地力會不夠的,需要養地。”
三姨笑道:“累總比餓肚子好。小娘子,你是沒嘗過餓肚子的滋味,不然你不會覺得種雙季稻累人的。”
謝知想了想說:“那我們還是暫時就留著這稻種再說。”如果是雙季稻,推廣就要去江南了,現在江南也不是魏國的領地,她似乎想要在魏國推廣占城稻的計劃失敗了?沒關係,不推廣占城稻,她就推廣耕作技術,她的耕種技術總比現在好,她還可以改進農耕工具!
三姨說:“小娘子不是想要在吳郡買幾個小島嗎?我們可以現在吳郡試種。”
謝知問:“吳郡離建康那麼近,不會有問題嗎?”
三姨說:“在與世隔絕的小島上,會有什麼問題?小娘子不是說雙季稻累人嗎?我們去試試看,雙季稻到底累不累人。”
謝知聽出了三姨的言下之意,依依不捨的問:“三姨你要去吳郡?”
“這是大事,除了我去坐鎮,別人我都不放心。”三姨說,“小娘子你放心,我一定幫你把小島建得好好的。”謝知曾隱晦對三姨提過,她可能會找機會回到梁國,她想去吳郡買個小島隱居。說她想吃震澤湖的白蝦、銀魚,想吃螃蟹、想吃水紅菱、想吃蘆蒿……
三姨不知道,貴主還沒斷奶就離開了梁國,怎麼會知道這麼多吳郡的特產。但是三姨不是甲一他們,甲一他們心心念唸的想要復仇,三姨只希望謝知能過的開開心心、平平安安的,這才是先帝的遺願。因此三姨決定去幫謝知經營那個小島,三姨是女人,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發現,貴主想要離開魏帝,貴主不是不顧家人的人,她若離開肯定是死遁,把自己後路都絕了,因此三姨決定她要替謝知把前路鋪平,讓貴主可以歡樂無憂的過隱居的日子。
謝知不知道三姨的心思,但死士中她最親近的就是三姨,這或許跟三姨是女人有關,她想了想說:“三姨還是明年走吧,等我把該做的試驗都做完了再說。”她還想知道小麥和粟米的產量,她記得江南也是可以種小麥的,不過是種冬小麥。她還有不少現代先進的耕作理念,雖然她只是純理論,只是從CCTV上看來的,可她可以慢慢實踐麼!
三姨點頭道:“我都聽貴主的。”
謝知在莊園裡接地氣的繼續冥思苦想她從歷史書上看來的各種古代農耕工具,而拓跋曜在接到她的信,就氣得哭笑不得,他一開始還覺得詫異,這小醋罈子怎麼改成一派賢后態度來勸誡自己了?
等看到後面她說一個月不想理自己,他才知道還是醋罈子打翻了。富貴不能淫是這麼用的?拓跋曜下意識的就想讓王直送信,但思及她信裡說的不要派人來,就暫時按捺下衝動,先將事務處理完畢,等空出時間親自去哄小醋罈子回心轉意。
同時拓跋曜也暗暗警惕謝知信裡說的話,他本來一直將後宮交給太皇太后處置,她處置的也非常好,為何這次會突然傳出玉色媛姿的風言風語?如果阿蕤真不顧一切的跟林季華爭風吃醋,後果會不會就是朝臣認為他耽擱美色?
拓跋曜一想就嚇出一身冷汗,他面上不動聲色,但私下已經在敲打後宮,不許后妃再作妖了。至於崔明珠,他也不去管,反正太皇太后是肯定會讓她平安生產的。
正如謝知所料,太皇太后再第二天就看到了謝知給拓跋曜寫的信,她對身邊女官微微笑道:“我就說這個孩子是個知道分寸、識大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