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貼身大太監阿福撲通一聲跪在他的面前,“王爺,小的有罪,是向您請罪來了!”
三皇子一愣,“你有什麼罪?先站起來說話。”阿福這個人跟了他十多年了,平日循規蹈矩膽子最小,要說他能闖出什麼大禍,三皇子是絕對不信的。
阿福囁嚅著,聲音裡帶著哭腔:“王爺,您不是叫我幫您保管著皇上玉璽嗎……”
三皇子聽到這裡,出了一身冷汗:“混賬東西,難道你把玉璽弄丟了?”
阿福連連擺手:“不不不!奴才怎麼敢把這麼重要的東西弄丟了。是淑妃淑妃娘娘趁您不在的時候,來了一躺清思殿,硬是將玉璽帶走了,奴才本來不想給她,可是……”
三皇子擺了擺手,叫他不必再說下去。桓淑妃的強勢他早有領教,就是他這個親兒子也拗不過他,何況一個太監。
“這件事,除了你,還有誰知道?”三皇子問道。
“除了王爺,奴才沒有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阿福也不傻,怎麼敢隨便告訴旁人。
玉璽是何等重要的東西!像是桓淑妃這樣,硬是搶走了玉璽,真正論起罪來,就是殺了她的腦袋也不為過。
三皇子點了點頭,“本王會去把玉璽要回來,這件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否則本王也保不住你這狗才的腦袋,明白沒有?”
“明白!明白!”阿福連連磕頭,三皇子就叫他下去,帶了幾個心腹就去了含涼殿。他在前頭忙了一天,母妃不幫他也罷了,非要弄出點么蛾子來,讓他不得安生,三皇子也真是醉了。
母子兩個在含涼殿中見了面。三皇子揮退了眾人,母子兩個最近因為該如何對待庾璟年的事情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
三皇子醞釀了一下情緒,儘量讓自己的口氣聽起來柔和了一些,“母妃,請您還是把玉璽還給兒子吧。那東西您拿去了也沒有什麼用,您現在統攝六宮,還有什麼是得不到的,再說您就是有什麼需要的,只管和兒子說,兒子還能不孝敬您嗎?您這樣直接搶走了玉璽,豈不是讓兒子難過!”
桓淑妃淡淡看了三皇子一眼:“你真是長大了,翅膀硬了,敢用這種口氣和你的母妃說話了。”
321|孤注一擲
三皇子一窒,道:“母妃……”
桓淑妃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你不必再說了,你的心思我明白。在你的心裡,我這個做孃的,始終還是比不上你的兄弟要緊!”
桓淑妃說著滿臉都是落寞。
三皇子急忙道:“母妃,你誤會了。”
“你不必再說!你只須知道,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桓淑妃說著就吩咐身邊的大宮女抱來一個巨大的雕著紅漆的盒子,“玉璽在這裡了,你拿回去吧。”
三皇子沒想到這麼容易就將玉璽要了回來,雖然有些訕訕的,到底很高興,親自抱了盒子站起身來,就要告辭。他脾氣雖好,可是卻再也不想聽桓淑妃那些讓他害死庾璟年,自己榮登皇位的話了。
臨走之前出於好奇他問了一句:“母妃拿走這枚玉璽,究竟是要用來做什麼?”
桓淑妃冷冷一笑:“你真的想知道?”
三皇子心裡咯噔了一下,“母妃……”
桓淑妃已經叫人拿了一卷聖旨過來,“你看看吧。”
三皇子把玉璽放在桌子上,接過那捲聖旨,一目十行看了起來。看完了他的臉色也變了,“母妃,你為什麼要這樣?國家大事豈是你能開玩笑的?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害的不光是阿年,還有整個大晉。”
三皇子心中升起一股無與倫比的怒氣,使勁地將聖旨摔在地上,他當然知道這道聖旨只是一件副本,真正的聖旨已經發到荊州去了。
原來桓淑妃以三皇子的名義,給遠在荊州的庾璟年發了一道聖旨,讓他立刻回師救援建康。而桓淑妃想要做到這一點,朝中一定有分量很重的重臣幫她,至少是三公級別的。否則,她就是有玉璽,也斷然發不出聖旨去。
三皇子簡直氣炸了肺,若是庾璟年肯聽從命令,那麼荊州立刻就要落入慕容圭的手裡,倉皇撤軍只會給慕容圭可乘之機。而若是庾璟年不肯遵從命令,兄弟兩人之間將會又生嫌隙。起碼在一眾朝臣看來,庾璟年不肯給他這個準太子的面子,是在和他對著幹。
到時候隨便有人在中間煽風點火,他好不容易和庾璟年重歸於好的兄弟之情可能就要重新出現裂痕,在有心人的挑撥之下,庾璟年定會認為他為了爭奪皇位,連他的性命都不要,甚至連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