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4部分

哪有恆久不散的霧?也有不少人在山腳的鎮子裡住了下來,打算等濃霧散了,立馬上山拜師。

不想,冬去春來,濃霧根本就沒有變淡的跡象,更不用說消散。

守在鎮子裡的人,陸陸續續走掉了一大半。只有不到四成的人繼續堅守。其中就包括端王。他真的是追悔莫及——早知道是這樣一個情形,那天,他才不要顧忌祝神醫,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太一宗的山門裡。

轉眼,一年過去了。濃霧依舊。守在鎮子裡的人又少了一半。

又一年過去。霧,還是沒有散。這年冬天,端王如喪妣考的帶著隨從們離開了——來之前,他是與皇帝訂了軍令狀的:三年之內,得到太一宗。現在,三年的期限差不多到了。皇帝派了使者過來宣他。回到國都之後,等他的是削爵、流放南荒,終生不得重返國都。

端王的離開,令所有堅守者信心全無。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他們也相繼離開。鎮子裡,漸漸的恢復了以前的寧靜。

話又說回來。太一宗的弟子們在山裡窩了一個寒冬。待到冰消雪融、春暖花開,沐晚宣佈在接下來的九個月裡,她每個月會在功法堂公開講道一次。不分內、外門,也不會在宗門內的身份地位,只要提前三天去功法堂報名,就能免費聽道。

一時間,宗眾趨之若鶩。功法堂裡亦是座無虛席。

沐晚講道,不講天道,只講我道。她將自己對道的理解與領悟,分門別類,由表及裡,分成九次,傾囊相授。除此之外,每次講道之前,她都要解讀一條門規。

而她的門規,第一條門規,永遠都是“仙不擾凡”。

每每聽過掌門講道,宗眾們都有醍醐灌頂之感。於是,悟道、修行,時不時的閉關晉個小階,期間還要抽時間完成宗門任務,以兌換宗門貢獻值……弟子們忙得熱火朝天,不亦樂乎,完全無暇多想宗門之外的世界。

待到第九次道講完,所有的弟子都突破了先天境。其中,內門弟子有三成以上,修為突破了煉氣境;外門也有半成突破了煉氣境。

象祝伯等長老、管事,這些金雷山莊的老人兒,宗門未立時,他們已經是玄武境,甚至地武境的武者。他們起步比弟子要早,閱歷也要豐富得多,所以,對沐晚所講之道,領悟更甚。他們的修為精進得更多。大多數都已經進入了煉氣境。就連祝伯也老當益壯,現在是煉氣三層的修為。

沐晚身邊的小道童,名喚江仲秀,年方八歲,卻是內門弟子中修為境界最高的,煉氣二層。他還有一個同胞兄長,叫做江伯毓,是祝伯的大弟子,現在是煉氣一層的修為。

兄弟倆都覺得自己學有所成,符合宗門回鄉探親的相關條件,各分別向祝伯和沐晚提出探親的申請。

祝伯自然是要先問過沐晚的。因為他是頭一次收到這樣的申請,而且其餘各堂皆沒有先例可循。

沐晚笑道:“門規裡寫得清清楚楚。他們兄弟的修為都已經超過了地武境,准許下山探親一次。”

於是,兄弟倆歡歡喜喜的下了山。

雖然外面的人看這邊,是終年籠著白粥似的濃霧。然而,在太一宗的山門裡,是完全看不到霧氣的。所以,江氏兄弟出了山門,再回頭看時,雙雙嚇了一大跳。

旋即,兩人明白過來:怪不得宗門規定,下山之前,必須要去執事堂領取一塊出入令牌呢。原來是宗門四周設了守護仙陣。

一時間,兩人皆羞愧不已。

第822章 我道(下)

到了山腳的鎮子,江伯毓又驚呆了——僅僅是一年而已,鎮子裡怎麼變了這麼多?

一打聽,他們簡直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十二年!鎮子裡的人居然告訴他們,已經過去了十二年!

怎麼會這樣!宗門裡明明才過了一整年——大雪封山三個月,接著,每個月的初一,掌門講道一次。掌門一共講道九次,就是九個月。加起來,不正好是一整年嗎?

不過,兩人現在的心智已經遠超同齡人。他們面上不顯,只是飛快的相對一視,急忙離開。

出了鎮子,兩人各自往身上打了一道速行符,急急的往家裡趕。

還沒等趕到家裡,兄弟倆已經從沿途的所見所聞,意識到鎮上的人所言非虛。過了這麼久,也不知道父親有沒有調任?他們心中更加著急,用最快的速度,於傍晚時分,終於趕到了府衙。

值得慶幸的是,江知府仍在。十二年來,他放棄了三次升遷的機會,只為等兩個兒子回家探親。

江夫人日夜盼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