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薩雷的私人感情也受到了傷害。
這就讓她有些迷惑、不安了,同時也感到相當棘手,對這個問題甚至不知該如何認識,更別提找到解決思路。——她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積極地去解決它。
不過,不能不承認的是,當再一次邀請切薩雷共用午飯的努力失敗後,珍妮的確感到了那麼一絲失落,雖然切薩雷的缺點足夠她和莉莉安吐槽半個下午,但控制慾的反面同樣也是安全感,現在他不再試圖控制她事業上的全部,珍妮得到了自由,也失掉了□□,在這個對她前世來說全然陌生的領域中,她難免也有些不知所措。
#
“CJ電影。”珍妮盤膝坐在主人房的那張豪華大床上,思考著製片公司的名字。C是陳,J就是珍妮了,正好,她前世的英文名也是珍妮弗。
啪嗒啪嗒敲擊了一下鍵盤,找到了一個重名的,珍妮搖了搖頭,放棄了這個本來也不甚滿意的名字,“浩洋電影?不行,Hoyang感覺挺亞洲化,不上口……那Ocean電影呢?”
這麼大路化的名字當然也早就有人註冊了,珍妮查了一下,很不捨地把這個名字也給放棄了——浩洋是她兒子的名字,她已經有三年沒見到這小鬼頭了,記憶中的影象隨著時間,不可避免會漸漸模糊,只有文字永遠都那麼清晰。珍妮知道自己最好也不要採用這種有特殊意義的詞彙做公司名,如果每次提到這個單詞都等於是一次提醒,而你短時間內又註定不可能回去,那除了增加心理壓力以外,這麼做還有什麼意義呢?
就像是現在,浩洋這兩個字,不可避免地開啟了一段跌宕起伏,充滿了挫折、歡笑和淚水的回憶,珍妮慢慢地進入了思維的世界,她臉上的表情激烈地變換著,時而露出甜蜜的笑意,時而又悲傷地耷拉下了唇角,……
“人生一場大夢……”終於,她往後一靠,重重地倒在了厚實的床墊上,悵然地吟詠起了許久沒有說過的中文。“世事幾度秋涼啊。”
這句古典的詩詞,倒是給了她靈感,珍妮又一下從床墊上彈了起來,噼裡啪啦地敲打著鍵盤,“Big Dream……嗯,挺好,那就是它吧。”
陳貞從來都不讓自己沉溺於情緒之中太久,總是積極面對現實,這也許算是她最大的優點。定下公司名字,打電話和有關人士做了必要的溝通,又和切薩雷定下了簽訂《Prada》注資合約以及演出合同的日期,珍妮沒有浪費一點時間,跳起來就去做今天的健身功課。對於她來說,運動是永遠也不能放棄的習慣,就和節食、防曬一樣,都屬於每天例常必須揹負的壓力。
在跑步機上一口氣幹掉了10公里,在一次長長的按摩浴缸放鬆——也是她每天唯一的奢侈以後,她又回到床上,一邊敷著保養品,一邊開啟了《Prada》的改編劇本:雖然還有一些作業在等著,但珍妮還是分得清主次的,作業可以拿給瑪麗做,可《Prada》的劇本改編思路卻只能由她自己來理順。
作為時尚界主要的服務物件,她肯定是看過《Prada》的,非但看過,而且印象還很深,珍妮很喜歡安妮。海瑟薇在片子裡的造型,所以反覆重看,買了不少同款。但要說她對《Prada》的劇情有多欣賞,那就未必了,她覺得自己和大部分女性觀眾一樣,只要氛圍足夠高大上,服裝造型足夠漂亮,故事能夠勉強說圓就行了。甚至她得說,當時她對安迪決定辭職的決定還是很惋惜的,不是說她不理解安妮的心路,只是對陳貞來說,她看影片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看漂亮的女孩穿著漂亮的衣服,在各種漂亮的場景裡做著十分高等的事情,安迪最後看透時尚又或者說看透米蘭達,進而離開整個時尚行業的行動讓人感到很可惜,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法免費穿著那麼多好看又昂貴的衣服了,不是嗎?
可以說,《Prada》之所以能大賣全球,就是抓住了人性的兩大特點:窺私慾、對不勞而獲的喜愛。透過《Prada》,女性觀眾可以一覽高階時尚界的幕後風雲,窺見安娜。溫圖爾私生活的一角(不管怎麼說,沒有人會以為米蘭達是個純粹虛構的角色),看到這個女強人有得必有失的一面,以及看到安迪怎麼在痛下決心後‘免費’(這個詞尤為重要)地獲得了那麼多奢侈品,從而改頭換面變得極為亮眼。說穿了,觀眾喜歡《Prada》就是喜歡這麼三個要素,第一:哦,原來我每個月天看的雜誌實在這麼運轉的,長見識了;第二:別看你米蘭達一副人生贏家的樣子,其實私生活也很慘淡嘛,我雖然無法和你比事業,但我人生比你幸福呀,嗯,滿足感來了;第三:嗯,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