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弟子隨從,哪怕有一個能站出來說一說當時的情形也好啊。
而徐公不知是不想沾手還是在暗地裡鼓掌而慶,反正他沒有出來。
朝陽公主仍在忙於宴會戲樂,皇帝仍不肯把真面目露給大臣看。
上面的人都在假裝沒事發生。
所以大家只會在文會上隱晦的談論上幾句,並不敢下任何斷言。
直到一卷寫在馬皮上的血書遞上來,引燃了整個鳳凰臺。
血書是花萬里親筆寫的,上面還有他的印。
血書寫得相當清楚,從他花家的歷史開始講起。
花家能有這麼高的地位也是靠先祖們的命堆的。花萬里就在血書的頭一段; 不加任何修飾; 背了一段家譜,把家中所有死在戰場上的花姓人都給寫了上去。
那一長串一百多個人名,觸目驚心。
第二段; 則寫他父親花千降。
花千降雖然死得不夠名譽,但他活著的時候稱得上是一個不錯的大將軍。
他從沒打過一場敗仗——因為從沒帶兵上過戰場。
所以,除了死時的罪過之外; 他還真沒犯什麼罪; 也沒來得及得罪人。
花萬里在結尾說他在父親死後; 就一直想代父贖罪; 所以早就盼望著皇帝能再想起花家,相信花家; 花家上下都願意為皇帝捨去性命; 變成皇帝手中的劍; 皇帝讓他們殺誰,誰就他們的敵人。
這一段有點獻媚。但做為一個臣子,誰也不能說花家不該向皇帝獻媚,最多覺得花萬里有點不要臉。
可有認識花萬里的,讀過他寫的文章的,都說這就是花萬里的風格。
第三段就是說皇帝想起他後,他是如何感動的,白天,他歡欣鼓舞,跪地大哭,昭告祖先;夜晚,他在心裡一遍遍思念皇帝陛下,一遍遍想著要如何報答皇帝陛下對他的信任,真是肝腦塗地都不能報答萬一啊。
跟著就是出征了。凡是打皇帝臉的人,他都恨其入骨——所以他把這些累世的仇人都給幹掉了。他知道,這有傷仁義,也會因此被人責罵,但只要想到這些人辜負了皇帝,他都怒髮衝冠,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然後,他被陶然告了。聽說陶然在皇帝祭祀先祖時故意逼迫皇帝,他萬分後悔,這都怪他!
他恨不能把頭髮全剃了,把身上的皮全剝了,讓血流乾,也不願意讓皇帝被人因為他而責難。
他想向皇帝謝罪啊,想向天下謝罪啊。他也想向陶然說清楚,都是他的錯,不是皇帝的錯啊。
所以他才要求陶然來迎接他,他說他本想跪求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