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些將軍平時在外面朝各城要糧時,都是先送一封謝表過去,上面寫著“恩蒙惠賜”云云,城中的人就知道該準備多少糧草送過去了。
——我謝謝你要給我送這麼多糧食,然後你就該明白你該送給我多少糧了。你不送來?那我這謝表難道就白寫了?
為了不讓將軍們的謝表白寫,各城都會盡力籌措糧草的。
黎青河看這糧草的數量,心中就是一痛。並非是黎家拿不出來,只是因為黎家之前派黎不悔去公主城外進行威攝,已經把冬糧給撥下去了一部分了,如果照著謝表籌糧,那勢必要再徵一次糧,百姓肯定受不了,這個冬天估計會餓死不少人。
說不定還會有人逃走。
萬應城離公主城雖然不近,但商人來去間,公主城的事在百姓間不是什麼秘密。他們當然知道了公主城的種種德政。
種地不交稅還免役,經商不交城門稅,只收交易費,如果只是從公主城路過,或者在城外交易後再入城,連交易費都能省下來。
商人就是因為這個才在公主城外越聚越多。
解縣與新縣的百姓也是因為這個,才從兩縣逃出來,寧可在公主城外結茅而居。
他之前還聽說,公主城的居民每年都要重新登名入冊,但凡是入冊的百姓,全都算是公主城的人了。
那就意味著,他們都變成魯人了。
哪怕是皇帝徵丁,也不能直接徵魯人。何況花家等將門呢。
於是,百姓們哪怕為了不被徵去當軍奴,都在往公主城跑,改名換姓,不要祖宗家傳,都願意當魯人。
萬應城中也有逃走的。
他早就命人捉拿逃人,一旦發現逃人,親友、鄰居、同姓、同村都會被索拿。
結果現在要麼是逃人被同族發現後先被害死,無人告發;要麼就是整條街上的人,或一族的人一起逃。
可黎家又不能不徵丁。不止是萬應城,現在各城都在徵丁。
花萬里如惡狼一般,現在他是快死了,他就算這次沒死在路上,等他回了鳳凰臺,他們這些人也要追進鳳凰臺找皇帝告狀,一定要把花萬里給除了!
不除了他,日後皇帝的將軍再對各城下手怎麼辦?
就算這樣,他們也不能安心。
只能早早的準備起來,以備不測。
若有萬一,萬應城也不會任人宰割。
黎青河想了又想,將謝表中要的糧草減了三分之一,只准備了三分之二,送到謝表中提到的地點,自然有人來收。
他只想儲存萬應城。
現在當然誰都不敢得罪。不過真有那一天時,他也誰都不懼!
公主城。
姜姬收到了花萬里的虎符時,也得知他已經被姜武給伏了。至於花家大軍,能吞的都吞了,吞不了的,他都放了。想必這些大軍也都能找到新的買主。
她當然覺得有些可惜。也開始繼續悔恨實力不足,不能養下這麼多兵馬,逼不得已將他們放出去,為禍天下。
只盼那些得了兵馬的城池能多做做好事,多添幾分勇氣,有膽量在日後的亂局中插上一手,就不算這些放走的兵馬白費了。
她見段小情仿著花萬里的口吻寫的謝表竟然真的把黎家給騙了,立刻讓他再寫一篇遞給皇帝的奏表。
段小情非常平靜,問:“公主要我如何寫?”
姜姬:“就寫,花萬里被陶然給害了,陶然躲到河谷祁家去了。”
段小情揚揚撒撒寫了數千字,其中泣淚泣血之情令人聞之落淚。
姜姬怎麼看怎麼像一個被情郎辜負的深閨怨婦在對著變心的情郎哭訴。
她好奇道:“花萬里的文章是這種風格的嗎?”
通篇都在哭罵陶然那小妖精欺負他了,把他欺負得好慘好慘,再對著情郎——皇帝和朝陽公主——哭訴,往日裡你我多少情濃,今日裡你就眼睜睜看著他欺負我嗎?我不活了!
這風格真是……纏綿入骨。
段小情道:“花大將軍在閨閣中時,寫的小文都是如此深情。”
姜姬笑盈盈的誇他:“真促狹!快快用了印,送到鳳凰臺去吧!”
第590章 真假忠心
鳳凰臺上。
花萬里和陶然到底是誰殺了誰; 誰設計了誰。
目前並沒有一個定論。因為兩個人都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連當時在場的人都找不出來一個。不管是花家的兵; 還是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