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在外面多待幾天就要被人吃了。
第459章 因言治人
白哥在龔府過得不壞。
他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投了個好胎; 生了個聰明乖巧的好模樣,所以父母能把他塞到徐公門下,徐公看他可愛,把他跟自己兒子一起養大,等養大後發現這小子幹什麼什麼不行後; 想退貨已經來不及了。
他五歲拜到徐公門下後; 跟自己的父母親人就遠了。人小,離家遠,一直讀到十五六歲該出去遊學了才第一次回家; 之前都是家人來看望他,給他送東西; 給他講父母家鄉兄弟姐妹。
熟是熟,但都在天上飄著; 回到家見了真人,發現父母不是想像中慈祥的父母,像爺爺奶奶; 慈祥有一點,但更多的是精明中透著人性的小盤算。
兄長像爹,卻是娶了後母的爹。
其他兄弟都是街邊的路人; 看著不熟; 相處起來更沒半點親情的感應。
能理解; 白哥都能理解。他收下兄長的兒子當弟子,回絕了父母親上加親的打算,先回徐公家扎徐公懷裡一通哭; 哭完就把新收的弟子扔徐公家的私塾讓其他師兄替他教著,然後求徐公千萬不要把他送回家,他的爹媽就是徐公,他這輩子就替徐公養老送終,他的親事也拜託徐公了,看徐公家有沒有適齡的女郎,隨便給他找一個,他不挑。
徐公把他打了一頓,從親友中選了一個女孩子訂給他,把他趕出去繼續遊學——你小子就出去三個月就跑回來了!
白哥走了,半年後又回來了,他接到家信說剛娶的小嬌妻有孩子了,於是就又跑回來了。
徐公又打了他一頓,讓他回去陪妻子了。
之後,白哥就算是賴在徐公家了。
徐公家也不少他一雙筷子,雖然人懶了點,但學問還算紮實,不算精明,但也不蠢,就像在家中無所事事,但父母長輩怎麼看怎麼順眼的不肖子弟一樣。
這次他到魯國來出公差,就是徐公又又又一次替他找的活。
徐公擔心等他去後,白哥在徐家無法安身——雖然現在他跟師兄弟們處的都好,但等他走後,這家裡是個什麼樣,誰能說得準?
他不擔心那些有本事的孩子,就擔心這些懶散的、沒本事的,拼了老命想讓他們長進些,就算是塊銅,也鍍上層金,哪怕是塊朽木,也刷上層漆。能唬人就行。
白哥要是這次能平平安安把差事辦下來,日後提起他,也不算是無能之輩了。
老人的一片苦心,白哥不是不懂,但他這半輩子都沒真正靠努力去追求、爭取過什麼東西,但人生依舊平順安詳,衣食富足,外人看在徐公面上,也肯高看他一眼,不費吹灰之力,名利都有了。
所以,說他沒志氣也好,說他沒毅力也罷,遇事先退保平安,這是他的座右銘。
龔府沒怎麼為難他,有吃有喝,有玩有樂,除了不能出府之外,該給的一樣不少,時不時的龔相還親自接見一番——讓他出席在龔府的宴會,露露面。
白哥在席上就聽到了他的“大作”。
白哥搖頭晃腦的跟著哼哼,中央的歌伎正拿他的“大作”譜曲演唱配舞。
歌伎退下後,身邊的人大讚他的詩才,紛紛向他請教,還問他“可還有佳作?”。
白哥搖頭,嘆氣:“偶爾得之,不敢再奢望還能有與此比肩之作。”這輩子他都不寫詩了,如果能回去,先把家裡他作的詩詞都給燒了。
一生有這一作品,足夠他吹到死了。
龔香偶爾過來,本來以為這人會不忿,會不平,萬萬沒料到竟然是個聰明人!頓時高看他幾眼。
不過,人還是不能放的。
白哥不想留在魯國,在他看來,魯國不管把摘星公主的名聲吵得有多響亮,只會適得其反。
這反而會讓魯國公主離後位越來越遠。
他把朝陽公主的事告訴了龔香。
遠遠比世人所知道的更不可思議。
“殿上諸君至今未有一人見過陛下真容。”白哥手中提著一盞小酒甕,倚靠在門檻上,喝得放浪,他就不必為“酒後失言”負責。
“朝上諸事皆由諸位大人商議決定。如果陛下有召,大人們就去見朝陽公主。陛下有旨,旨意上蓋的除了陛下的璽印,還有朝陽公主的鳳印。”
歷來公主有印也只在自家府裡用,沒有說能拿到朝上來用的。但朝陽公主的鳳印是先帝所親賜,一開始就是讓公主上朝用的。
“朝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