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9部分

?為什麼沒有人來告訴哀家!”鄭太后驚懼莫名!她以為丁強是不可能走的!

小鄭王急步過來,揮退侍人; 在心中打好腹稿; 勸道:“母后何必再去找丁相?他走了不更好嗎?”

鄭太后恐懼之下更加憤怒,怒聲道:“沒有魯人保護!你我母子就會被人取走性命!我乃趙婦!你是趙婦之子!你以為鄭人會放過我們嗎?”

小鄭王深受鄭國世家教導,搖頭反駁:“孤乃大王,鄭國之主,受天子郜封。鄭人都是孤之子民,子怎會害父?”鄭太后:“你讀書讀傻了嗎?!出了這座王宮,有多少人肯聽你的號令?”

小鄭王的臉瞬間紅透了; 他隱忍道:“那都是丁相霸權。現在他走了; 孤得回王權; 自然可以號令鄭國上下。”

鄭太后哈哈大笑,指著小鄭王:“我兒如此厲害,那就去命人把趙軍趕走啊!命各城城主入朝覲見啊!哀家周旋各方,染得滿身罵名!庇護我兒平安長大,卻不得信任!我兒,虎狼相鬥才有你我的活路!你我手無寸鐵,只憑一個空空的名分,連活都活不下去!你父王昂藏男子,心智遠勝於你,卻被外面那些家族掣肘,一生有志難伸!你不及瓶高,難道會比你父王更能令人臣服嗎?”

她指著殿中約有一人高的彩瓶,上面繪製著飛天仙女。

小鄭王被鄭太后逼得啞口無言,負氣離去。立志要與忠臣聯手做出一番事業好叫太后改觀。

但很快,趙國將軍拒絕離去的事讓他束手無策。

他問計諸臣,但這些在教導他時言辭鑿鑿的“先生”卻避而不談,轉而向他舉薦人才,教他培養“親近信臣”。

小鄭王稀裡糊塗的封了一堆官,很快就發現他連每日的學習都被“擠佔”了。他信任的“先生”們都不再理會他,每個“先生”都有自己的道理,時常當著他的面爭吵,每個“先生”聽起來都替他做了很多事,都很有用,都很忠心。

可當鄭太后問他最懸心的兩個問題:趙軍是否已經退走?

魯軍現在何處?

鄭人的土地收回來了嗎?

百姓要回來了嗎?

各地逃人的問題解決了嗎?

鄭糧已經夠吃了嗎?

小鄭王被太后問,就拿問題去問“先生”與“親信”。

可“先生”與“親信”的回答連他都無法滿意。

“先生”說,他們已經依禮告訴了趙軍,趙國先王駕崩,新王登基,他應該回去了。

無奈趙軍不理會,實乃不忠不孝不義之輩!當受唾棄!

小鄭王聽“先生”罵了幾天之後,忍不住道:孤知道他很過分,但我們不能把他趕走嗎?只是罵是沒有用的啊。

“先生”就開始哭先王和天災,先王死太早,再加上天災,所以鄭國現在疲弱不堪,根本沒有兵馬,也沒有糧食養兵馬,更不可能打仗。

所以小鄭王如果“明白道理”的話就該知道,除了罵,他們沒有別的辦法。

難道小鄭王連這點“自知之明”都沒有嗎?!

連這點“憐惜子民”的慈悲心都沒有嗎?!

“先生”那就太失望、太失望了!

“先生”拂袖而去。小鄭王啞口無言。

魯軍還在原來的地方。鑑於魯王沒有駕崩,所以他們也不好去問魯軍什麼時候走,這個要找丁相。

因為丁相不在,所以他們也沒辦法解決這件事啊。

說起丁相還是小鄭王你封的呢!

你說不是你封的?

那不是太后以你的名義封的嗎?說起這個,外面傳言太后與丁相的汙穢之事,實在不堪入耳啊。

小鄭王你想聽臣說一說嗎?

小鄭王落荒而逃,一連幾天不敢見這個“親信”。

如此幾番後,小鄭王終於明白太后說的都是對的。

鄭太后聽宮女說小鄭王悔悟了,連忙找來,母子兩人抱頭痛哭。

小鄭王:“是兒短視了。”

鄭太后憐愛道:“我兒年幼,能有這等見識已經不凡了。只有惡人才能制住惡人!你我母子是敵不過惡人的。故丁相雖惡,卻是你我的救命之人。魯國雖惡,卻能護住你我的性命。哀家之前欲為你求娶魯國公主,正是為了令魯國成為我兒最可依賴的盟友。兒啊,你要明白孃的苦心啊!”

小鄭王便寫下求丁相歸來的秘信,派侍人去追丁相。

但丁相不但沒順著這個臺階回來,反而送回了帽冠與玉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