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卻不在。
她帶著人出宮去了。
黃松年四下遍尋不著人,只見到了三寶公主,問清姜姬真出宮了,登時大怒:“公主重逾萬斤!怎能輕動?!爾等怎能不勸?!”
他是輔相,如果論起官位來,他比龔香等人都大。龔香現在還只是魯相呢。
就是比年紀,他也是殿上最大的一個。
他直起腰罵人,除了坐在上首的三寶之外,底下的人個個都要起身低頭認錯。
龔香自持年高,以袖掩面——不親口認錯,太丟人。
王姻只好站出來認錯:“都是我等無能,攔不住公主。”
黃松年怒不可遏:“你就是抱住她的腿你都不能讓她出去!公主身系天下萬千!她就是丟一根頭髮都是比天大的事!!”
王姻只好跪下乖乖認罵。
黃松年揮袖去打,打半天自己先累得喘氣,扶膝道:“還不快去請公主回宮?!”他舉著兩隻大袖子挨個打臉,“都去!都去!!”
龔香都被袖子呼到臉上了,只好捂著臉匆匆跟在人群后出來,他出來後看黃松年站在殿中喘氣,小聲對王姻說:“這老頭都九十七了,還這麼大勁。”
王姻:“九十八,過完今年就九十八了。公主都要捧著。”他們能怎麼辦?
姜姬是出宮去看一看百姓們到底對魯王前來有什麼反應,讓她高興的是,諸侯王要來了——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是來意不善的。
結果百姓們都不太在意。他們已經習慣了魯律,魯商,還有她這個出身魯國的公主。聽說諸侯王中有個魯王要來,還帶了許多魯人,都覺得不會有什麼危險。
就算魯人來了,也吃不窮他們。
現在鳳凰臺外到處是良田,每天都有流民往鳳凰臺來,他們來了就做田奴,能幫著種田。
魯人來了又怎麼樣?讓他們種田就行了。還有那麼多田地沒有人種呢!
姜姬打算讓跟姜旦來的魯人都住到河谷去,她本來擔心本地人會反對魯人遷過來,現在親耳聽到他們的反應讓她放心多了。
結果她回宮的時候就看到黃松年、龔香帶著人跪在她面前的宮道上,哭訴懇求她下一回再也不要出去了。
姜姬:“……”
這種大臣跪求昏君的戲碼竟然會出現,真是太讓她驚訝了。
還挺新奇的。
第749章 在下姜蟠龍
一群人都坐在宮道上; 正擋著姜姬的路。
姜姬覺得好玩; 深揖在地:“我錯了。”
黃松年開始誦詩歌; 基本聽不懂; 只能聽懂大概意思是一個昏君從不認真祭祀致使國家毀滅的故事。
這個昏君不祭祀幹嘛去了呢?去打獵了。眾臣都不知道,乾等半天,老天爺都開始打雷發怒了,他們才找到喝醉的昏君帶回來。
還是很有警示意義的。
姜姬再說一聲“我錯了”。
毛昭接棒繼續講故事,這回說的是一個柔弱聰慧的小公子,聽信邪惡之人的話逃出了宮去玩; 最終被害; 他的父皇母后十分悲痛的故事。
姜姬頭回被“勸諫”; 沒想到是這個畫風,真是非常給主君留臉面了; 全都不直言,都是借事言事。
她再說一次“我錯了”,終於黃公這些人滿足了; 都起身讓開路,讓她回宮。
回到宮中,她在更衣時就聽侍人說黃公他們還在等她。
好吧。姜姬只好再出來; 這回是黃公等人在請罪。
黃公道:公主出宮,必是有憂心之事,臣等未能替公主分憂; 請公主降罪。
毛昭道:臣等有罪。
呼啦啦跪一群; 跪著就不起來了。
姜姬:……
……皇帝真不好當。
雖然她還沒當上; 但現在已經能感覺到大臣們是怎麼約束皇帝的了。
真是鈍刀子磨人。
姜姬只好再認一通錯,“坦白”她為何出宮。
黃松年這才起身,皺眉道:“魯王等是為何而來?”
老頭銳利的視線就盯著她。
姜姬一臉真誠:“想必是聽說陛下有難,特此前來。”
黃松年:“……”
皇帝現在還沒有下臺。
哪怕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皇帝是傻子了,也知道皇帝不能再當皇帝了,但皇帝還是沒下臺啊。
只有當一個新帝出現後,入主鳳凰臺,或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