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得好!這下金溪與金河要換個主人了。
——嗯,姜大將軍剛好帶著人出去了,接管金溪與金河的人有了。
——雙河城?金溪和金河都有自己的縣令,它們可不是雙河城的屬地。
——莊家要是有膽量帶著雙河城的人馬跑到金溪與金河去跟姜大將軍搶地盤,啊呀呀……
只怕公主都要高興壞了。
前有違抗王令,後有跟姜氏搶銅礦的作為,莊家不死都不行了。
他們要是能聰明一點,最好的結果就是看著姜大將軍把金溪和金河拿到手裡,這樣還能儲存一家性命,雙河城也不會丟。
這樣公主就沒理由連雙河城都收走。
就是不知,公主有沒有算到這一點,想不想放莊家一條生路……
龔獠笑著安慰哭得辛苦賣力的莊苑,“莊公,我都知道,今日就請莊公暫留在此,等我回來再商議。”
天亮了,他要去蓮花臺了,莊苑也不能這麼不識相阻攔龔大夫辦公務,於是從善如流的跟著龔家下人去休息。
龔獠叮囑阿黑:“黑叔,叫人看好他,不許他出去。”
阿黑:“這人的事,你打算告訴公主嗎?”
龔獠笑道:“公主只怕等此人很久了。”他正好去邀功。
阿黑目送龔獠的馬車遠去,站在門前嘀咕了句:“父子倆一個樣,心眼多!”
蓮花臺,摘星樓。
蟠兒說:“莊草此人比莊苑更保守,莊苑要來樂城,他百般阻撓。在莊苑走後,因為他總是說莊苑此舉不對的話,莊苑之子請示了家中祖母,已經把莊草給關起來了。”
姜姬嗯了一聲,問:“莊苑有幾個兒子?”
蟠兒說:“八個。長子與三子都不想放棄金溪與金河,最小的七子與八子太年幼不懂事。中間的二子、四子、五子、六子都不想管閒事,對長子和三子的事都躲得很遠。”
小城的壞處,就是沒有多少利益可以分享。為了保證家族的延續,像莊家這樣的家族一直都是長子繼承製,除長子之外的兒子只能當長子的附庸,幾如僕人。
這也造成家族中的兩個極端。中庸者與激進者。
手中的東西太少了,所以一點都不想放棄。
姜姬說:“繼續煽動吧,旁支也找幾個人。莊苑不在,他的兒子難道不該承擔起責任來?真叫別人把金溪和金河從他手中奪走了,他還怎麼當家?怎麼面對族中子弟?怎麼服人呢?”
年輕人,無不盼著一鳴驚人。
蟠兒:“是。”
第290章 人心鬼域
像莊苑一樣去“試探”龔獠的人很多,特別是最近姜姬跑到蓮花臺外來住了;這難道不是告狀的最好時機?
姜旦那裡也遇上了企圖“撥亂反正”的正義之士。
但這些正義之士太年輕了。去找龔獠的至少都知道事不秘則君*;沒有把人真的告倒之前最好都夾著尾巴;就算真告倒了也要表現的跟自己完全無關。什麼?你說我告狀了?純屬胡扯!跟我無關!這事是某某某(對頭)乾的!
因為姜武不是死了,他只是不在樂城而已。
最重要的是;姜旦姓姜,她也姓姜;傳說中還是她護了姜旦一把才助他繼位;她是有功之人。
今日告她的人;姜旦就不會猜忌嗎?人總要為日後考慮。
但少年人有個習慣,喜歡壯聲勢,似乎喊的聲音越大,身邊的從者越多,他們就更有道理。而且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出來更能顯得他們心底無私,大王也不會怪罪他們——大王要顧忌名聲嘛。
所以他們是在姜旦的宴會上說的。
天漸漸暖和起來了,姜旦也與常來參加宴會的人熟悉起來了,偶爾;他也會跟他們其中的幾個說說話,畢竟相伴數月;這些人對他太好了,好的讓他都想不到這些人會突然發難。
但這些人應該已經準備了很久了,也在私底下串連了一番。他們確實炮製了一篇檄文,寫得慷慨激昂!
顯然,他們為此很得意,也認為這件事不可能失敗!
因為他們選在大庭廣眾上這麼做,對姜旦不無“逼迫”之意。
姜姬在事後聽說時,不由得好笑。這些少年縱使年少,行事幼稚,但其中的思想卻很老道。他們習慣了家中長輩的做法,在還不懂這樣做的好處之前就已經學會了該怎麼做。
對弱主,以威逼,以勢凌,是最簡單有效、也最沒有後顧之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