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了刺史府的大印。
這張極為扎眼的紅榜一貼出來,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愛湊熱鬧的人們聚集在“功德榜”下面,圍著不多的幾個識字的人打聽榜上的內容。
市井街頭,茶樓酒肆,這些日子便漸漸起了議論。
有人說:“嘖嘖,李家還隴右第一豪門、“五姓閥閱”呢,怎的才捐兩千石,還不如賈家和陰家。”
另一人說:“就是,我聽說,光他們長房一家,就站著隴右數千頃上好的良田,這點糧也不過是他家掃掃地縫子就能出來的。”
“嗐,那些個富戶還不都一樣,誰管咱們老百姓的死活呢。可要說這錢糧也是為了打井,他們那幾家也是受惠的,出些錢又怎麼了。”一個老者捋著鬍子說道。
“是啊,是啊,再說那些江南人都遷過來了,總不能把他們都趕走吧。李刺史也是為了讓地方安定下來,聽說他親自一家一戶去求那些世家,只有賈家、陰家肯出錢,這兩家平時都是跟在別家後頭,真是沒看出來,關鍵時候竟這麼仁義。”一個矮個子說道。
另一個大漢湊了過來,問道:“這位小哥兒怎的對這些事知道的這麼清楚?”
矮個子笑道:“我有親戚在衙門裡做事,聽他說的唄,我那親戚還說,李刺史為了籌糧,整日睡不著覺,愁得眼睛都紅了。”
“你家親戚”那大漢還要接著問。
剛剛那老者卻打斷了他,冷笑道:“聽說這次換防,李家又弄到手幾百頃好田。偏他家才肯出這麼一點糧。”眾人的注意力又被這些貓膩的事情吸引了過去,七嘴八舌的說起李家怎麼倒弄田地的傳聞。
“這還算好的,你們沒看那榜上,安家才設了兩個粥棚,索家啥都沒給。”小二見這邊聊得熱鬧,提著壺湊了過來,給桌上的茶壺注滿水,趁機插了一句嘴。
其他人議論道:“呵,要說起來,涼州這些豪門大族,就屬這兩家最摳門,對待佃戶也最刻薄。荒年也不少收租子,還逼著那些欠債的佃戶用自家兒子閨女抵債。”
“他們家不積德,早晚遭報應。”不知誰說了這麼一句,周圍的人紛紛附和“就是”“沒錯”(未完待續)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三章 反應
“夫人這招真是妙,現在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李家、索家、安家摳門小氣的事情。”祈月派小丫頭去街上轉了一圈。
涵因點點頭:“嗯,鍾瑞找的人手倒是蠻得力的。這麼快,街頭巷尾就都傳遍了。”
“那這樣的話,是不是那些大戶就該把糧交出來了?”祈月說道。
“沒那麼容易,李家、索家、安家都是大族,豈會輕易就範,再說了,求著他們的時候,他們給臉不要,到時候,他們把東西送上門求著我們收,我們還未必賞這個臉呢。”涵因說這話的時候心裡也是存著怒意的。
雖然她明知道世情如此,在李湛面前也竭力勸說,那都是為了避免李湛被怒火衝昏了頭腦,但被人小覷的滋味仍然讓她心中滿是不平。
她彷彿是在自言自語:“這紅榜就是本賬,往後我們慢慢算。”
被這張“功德榜”影響心情的顯然不止李湛這邊。在李家長房,李詢正面無表情的坐在書房裡,茶都涼了,也沒動上一口。
旁邊一人焦躁的走來走去,這讓李詢趕到更加心煩,但還是掩住語氣中的不滿,說道:“舅舅,您老人家就坐下歇會兒吧。”
這人便是太夫人索氏的親哥哥,索家的族長索守仁。
“你讓我怎麼歇啊,之前可是你說的,不必管他們,隨他們去鬧,我聽了你的,連帖子都沒給那新官送,現在你看看,集市上那些叫花子戳著我的脊樑骨罵我刻薄。”自打出了這個功德榜,索守仁就坐不住了,在地方上,不管你仗勢欺人也罷,壓榨佃戶也罷,只要能把事情壓下去。名聲都不會受損。但現在官府出的“功德榜”上,索家後面那個大大的“無”字,可真是赤果果的打臉。
李詢抬著眼皮瞄了一眼自己的親舅舅,眼神中透出些不屑。寒族就是寒族,一丁點的小事,就急的上躥下跳的,上不得檯面,但這位是自己的親舅舅,他也只好耐下性子來,溫言勸道:“不過是一陣風的事。等這陣子過去了,舅舅再設些粥棚,給鳩摩羅什寺捐些供奉,不就行了麼。”
索守仁也不知道聽沒聽進去,轉了兩圈停了下來,轉過身對李詢說道:“誒~,要不我現在給那李湛送個兩千石糧食?”
“糊塗。”李詢心裡暗想,卻不能說出嘴。只冷笑道“舅舅現在送了,等於就是向李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