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遍。但是卻估不準勝算有幾成。其實,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汴州倉被杜家吞掉了多少,而是在於皇帝的心思。皇帝是否會想追究杜家呢。

關隴門閥的幾大家族在這一次的變動中受到的打擊極其沉重,尤其是韋氏,韋建昌一倒,立刻失了聲勢,倒是和他家齊名杜氏,同為長安本地士族,卻沒怎麼受影響。

皇帝沒有完全掌控寒門,對山東大族又拉又打,恐怕並不想讓杜家也倒掉。何況皇帝並不放心西北的薛進。當年自己把杜家安排在西北,果然達到了相互壓制的結果,但是自己可是掌握了三分之一的府軍,還有一半的禁軍根本不怕他們鬧起來。那些勢力暗暗培養了多年。才能在鄭倫死後,迅速接手,現在的皇帝連朝堂都要小心翼翼的平衡,更何況軍中。

這些年薛進和杜家在軍中的明爭暗鬥已經越來越表面化,恐怕這一次兩家要見個真章了。

只是哥哥早就被打上了標籤。現在又越卷越深,想抽身都難了。不知道靖國公這把大傘能不能或者肯不肯護他們兄妹周全。

原來絡繹不絕的管道,不知為何,忽然冷清了起來。只看見一群衣衫襤褸的人三三兩兩的並排沿著大路走著。

不時有人倒下去。也沒有人攙扶。一個躺在路邊的婦人不知是死了還是活著,她懷中的孩子“哇哇”的大哭著。

一路上盡是這樣的慘狀,眾人從最初的同情漸漸麻木,之前鄭鈞好心想要救倒在路邊的一個孩子,下了馬。旁邊的流民一擁而上,差點把馬搶走,別看他們瘦骨嶙峋。這麼多人一同發起瘋來,饒是軍旅出身的鄭鈞也招架不住。還好霄雲出手,侍衛們也圍了上來,那些人才不甘心的放棄了。

沁雪嚇得縮在馬車裡偷偷透過窗戶縫往外看,大氣也不敢出一口,慕雲和祈月面色蒼白。雖然不至於失態,也是緊閉雙唇,一聲不吭。盼晴則是一直保持戒備的姿態。

涵因看著那些乞丐虎視眈眈盯著車隊的眼神,不由打了個冷戰。忽地回想起上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幾年。

那時,楊熙12歲,父親誠王是敬宗皇帝的第二子,因牽連到謀反案被奪爵,流配嶺南。病死在途中,成了儲位之爭的第一個犧牲品。

那時嶺南正值大災之後,瘟疫肆虐,民亂四起。一股流民佔了他們所在的縣城。縣官早跑了,看守他們的差役也跑了個精光。那些流民四處劫掠。若不是楊熙染上了疫病,掙扎在垂死的邊緣。無人敢靠近,恐怕此時也和那些老百姓家的女孩子一樣慘遭凌辱了。

楊熙的心中有一種難以說明的執念。她不願意再死一次,好容易適應了這個世界,她不想就這樣離開。雖然活下來還是要面對無休止的飢餓和一個奄奄一息的小男孩。

她不知道怎麼撐過那場大病的,然而比病痛更可怕的是飢餓。為了活下去,她想盡了辦法,甚至不惜去偷比他們好不了多少的人家,為了搶倒塌的民房下沒被搜走的半袋米殺了人。

幾個月後,平亂的軍隊終於來了,但是將軍柳正言卻是太子一系,恨不得借平亂除掉他們姐弟。鄭倫便是被派去執行此任務的軍官。

她急中生智,分析利弊,說服了鄭倫。並透過鄭倫見到了柳正言,說服他留他們姐弟的命。在鄭倫的幫助下,楊熙姐弟這才終於脫離那種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一年之後,西北軍情緊急,柳正言和鄭倫都調回了西北。

再後來太子楊宏以意圖謀反被賜死,沒過多久皇帝又說是有人離間父子情誼,又給太子平反,並上諡號為悼太子。悼太子無子,立三子楊宵為太子就是後來的顯宗。

敬宗因為自己親手殺掉兒子的事萬分懊悔,又想起了自己的二兒子,於是赦免了楊熙姐弟,讓他們回到長安,並賜予府邸,賞賜大量錢財彌補內心的愧疚。楊熙終於獲得夢寐以求的奢華生活。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無論如何也無法擺脫那種讓她深深恐懼的飢餓感。

曾經有一段時間,她不停的吃東西,又不停的嘔吐。

開始,她並不知道自己在那個時候是什麼樣子,直到有一天,她在對著鏡子梳妝的時候忽然陷入到那種狀態,她發現自己的眼神是那樣的瘋狂,瘋狂到另自己都感到害怕。

是的,那是飢餓的眼神,只有餓到那種程度,才能理解的瘋狂

看著那些流民,坐在車中的涵因,彷彿看到了那時的自己,那種瘋狂為了生存可以踐踏一切道德、律法、情感的瘋狂。那種瘋狂直到現在仍然深深的刻在她的骨頭裡,老天總是在她以為自己有足夠的理性和智慧控制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