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三年過去; 章元敬也從小蘿蔔頭長成了小少年,三年的時光像是一把尺子; 一寸寸的丈量著少年人的身高; 曾經看著自家姐姐也得仰望的章元敬; 在他捏著鼻子喝羊奶的日子下; 也日漸挺拔起來; 只是長得太快了,以至於看著瘦的成了竹竿。
章元敬倒是一點兒不嫌棄自己的模樣; 雖說瘦了一些,但擋不住身材高啊; 也幸虧他爹祖上是北方人; 不然就他娘這身高,拉一個平均值也是矮個兒。
為了將來能夠成為翩翩君子,他對自己的身體可在意著呢; 飲食睡眠注意不說; 每天必定得抽出時間來鍛鍊,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年他鮮少生病的。
章鈴蘭已經在兩年前出嫁,章家的人卻越發多了起來; 首先是老太太身邊到底是添了一個小丫頭,原本門房的紅婆婆去了內宅,又買了一對中年夫妻; 好歹有個照應了。
原本姜氏打算再給孫子買一個丫頭伺候; 那些大戶人家不都使喚丫頭嗎; 不過章元敬堅定的拒絕了,他可沒有使喚小蘿莉的愛好,再說了,實在是有些不方便。
接到李子俊來信的時候,章元敬正在收拾給小外甥的玩具,是的,章鈴蘭嫁過去之後一年就生了丁家的嫡長子,取名為丁智,如今這孩子將將要滿週歲,作為親舅舅,章元敬自然是要表示一番的,他對那個粉嫩嫩的小外甥也上心的很。
要說當年丁家來提親,多多少少是看在章鈴蘭有一個出息的弟弟份上,那麼如今兒子一生,章鈴蘭才算是徹底的站穩了腳跟。
丁地主有孫子萬事好,甚至在覺得兒子扶不起來的時候,暗地裡慢慢教導兒媳婦料理家事,章鈴蘭不愛讀書,這事兒卻是一點就通,如今已是丁家的掌事人。
算算時間,丁智的週歲正巧跟秋闈碰在一起,時隔五年,章元敬已經定了要參加這一年的秋闈,到時候倒是不能親至,所以在禮物上便分外用心些。
李子俊的信是攜著喜訊而來的,拆開信封一看,章元敬倒是樂呵起來,笑道:“師嫂有孕了,看來明年我又得多一個小侄子。”
姜氏孫氏正巧在一邊,聽見這話倒是也高興,姜氏還說道:“可算有了,這都快三年了吧,再沒有的話那邊可得著急了。”
孫氏也說道:“可不是嗎,上次去李家,子俊他娘可是話裡話外的擔心。”
章元敬無奈一笑,李子俊當年順風順水,直接娶了座師的孫女為妻,也算是春風得意,誰知道之後卻樣樣不如意,先是到了翰林院備受排擠,只能鬱鬱寡歡,再來就是妻子多年不孕,以至於錢氏次次去信都是不滿,也幸虧分隔兩地才好一些。
如今喜訊傳來,章元敬心中自然為了師兄高興,只是想到他的仕途難免有些擔憂。當初李子俊一路進了翰林院,他還覺得不錯,隨後才從老師口中得知,李子俊的夫人出自禮部員外郎徐家,徐家家主徐進乃是鐵桿保皇派,但從如今李子俊的情況不難看出,老皇帝已經控制不了朝堂的趨向了,不然也不至於讓他欽點的探花坐冷板凳。
看著隨信而來的一疊書報,章元敬心中有幾分感動,李子俊境況不好還惦記著自己這一次的鄉試,這一份從小到大的情誼他銘記在心。
章元敬笑了笑,說道:“老師知道了怕也高興的很。”
姜氏笑了笑,看著愈發沉穩的孩子,似乎想要伸手摸摸他的腦袋,但最後卻沒有行動,只是說道:“也不知道奶奶等不等得到抱曾孫的那一天。”
章元敬一聽,連忙說道:“奶奶,你還年輕著呢,別說曾孫了,曾曾孫都能抱到。”
姜氏頓時被逗得大笑,忍不住說道:“那你奶奶不成了老妖精了。”
孫氏也在旁邊逗趣道:“娘,你肯定能長命百歲,以後咱元敬生個十個八個的,讓你抱都抱不過來,到時候煩的不行。”
章元敬忍不住想要吐血,這是把他未來媳婦當母豬的架勢啊,倒是姜氏似乎看見了那樣的場景,高興的不行,還謙虛的說了一句:“也不需要十個八個,跟隔壁似得確實也煩心,能有個五個六個就得了,足夠嘍。”
章元敬抹了一把額頭,岔開這個揪心的話題:“奶奶,娘,鄉試的東西準備好了嗎,明日我就啟程了,到時候又得一個多月。”
一聽鄉試,姜氏和孫氏也不暢想七個葫蘆娃了,忙不迭的收拾起來,看的章元敬十分無奈,又得勸說他們少帶一些東西。
章元敬卻不知道,遠在京城的李子俊夫人徐氏有孕,倒是讓李家鬧了一場,原因自然是錢氏一知道訊息就想要上京去照顧媳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