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警戒,一人去開啟了鋪子的後門。
後門外,站著兩名同樣穿了一身黑的男人。而他們的身後,停著一輛馬拉的板車。開門之人一揮手,這兩人迅速進了院子。一匹又一匹的各種上好的料子從鋪子和庫房中移出,裝到了板車上。以防掉落,這板車是提前做了柵欄的。有了柵欄,不僅能防止掉落,還能摞的高高的裝的更多。
等板車裝不下了,兩個黑衣人趕車走。因為馬蹄上提前包了厚布,車輪子上也包了一層粗布,因此馬車在黑夜裡行走,既沒有馬蹄聲,也沒有車輪聲。
☆、No。184非禮也(下)
綢緞莊中,上等的料子都搬走了,剩下的那些基本都是成匹的普通布料、不是整匹的布料和賣剩下的散佈料。留在鋪中的一個黑衣人,迅速扯開一大塊兒布鋪到地上,並從剩下的布匹中隨手拿了一些丟到鋪開的布上,然後包了很大一個包袱出來放到一邊。之後,他再鋪開一大塊兒布,依樣照葫蘆地又打包好一個大包袱。
這時候,站在屋頂上的黑衣人跳了下來。這兩個人一人背了一個大包袱,往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急走。三兩下轉到了地方,他們一個負責巷北的人家,一個負責巷南的人家,扯開身上背的包袱的一角,一邊走一邊往路過的人家院裡扔布料。包袱中的布料扔完了,他們解下身上背的當包袱皮的大塊兒布,扔進了最後兩家人的院中。
接著,他們一拐彎,急走,離開平民區,很快到達了第二個目的地,成衣鋪。他們如法炮製,一人警戒一人開啟後門。
後門一開,二十多個乞丐湧入。這些乞丐進了鋪子,打了火摺子,找到油燈點上,然後把鋪子的後門一關,把一室的光亮關在了門內。乞丐們迅速翻找,一人抱了一大堆成衣放在腳下。然後,乞丐們把自己脫了個精光,一層又一層地迅速把鋪子裡現成的裡衣穿在身上。裡衣沒了,穿袍子裡穿的褲子。直到個個穿的裡三層外三層的,很臃腫,乞丐們這才把脫下來的髒兮兮的裡層的衣裳穿上,再把外面穿的又髒又破的衣裳穿了回去。
穿好了衣服,乞丐們迅速一人打了個大包袱背到身上。似頭目的一個乞丐低聲說,“走了。”乞丐們立刻都住了手。似頭目的那人吹熄了油燈,拉開鋪子的後門走出來。其他人都跟上。直到乞丐們走出了鋪子後院的門,站在屋頂上的黑衣人才跳下來與站在地上的黑衣人匯合,兩個人把鋪子的後門和鋪子後院的門輕輕關上,往下一個目標趕去。
米鋪。後院門開啟,蹲在門外等著的兩個壯漢立刻站了起來。可發現開門的人蒙著臉,這兩個壯漢有點蒙,不由自主地退後兩步。開門的黑衣人一招手,要兩個壯漢進來。兩個壯漢遲疑的不敢進。他們是外地人,冬日裡進城只會靠力氣掙幾個銅板回去貼補家用。昨日有人僱他們,說好讓他們倆今晚在這家米鋪後頭等,自有人會叫他們進去背糧食。因為承諾給的工錢多,他們倆個才會大著膽子在夜裡過來。
見兩個壯漢遲疑,黑衣人掏出兩塊兒一兩的碎銀,丟給他們一人一個。兩個壯漢摸了又摸,知道是銀子,激動地趕緊收妥,大步進了鋪子。他們根據黑衣人的要求,開始摸黑把鋪子裡的糧食和庫房裡的糧食背出來放到後院外的小巷子裡。大袋、小袋的糧食在小巷子裡堆了起來,不遠處有許多黑影兒在晃動著,只是沒人敢靠近。
因為黑,其中一個壯漢有一次差點絆倒,默默地守在旁邊的黑衣人出手如電地扶住了他肩上扛的糧食,幫了壯漢一把。兩個壯漢確實力氣大、體力好,也就兩三刻鐘的工夫,他們就把米鋪的糧食搬空了。站在後院中的黑衣人拿了兩吊錢出來,分給兩個壯漢每人一吊錢,並一指推放在小巷子裡糧食,以粗啞難聽的聲音說話,“能背多少,背多少走。”
兩個壯漢聽了害怕又興奮,他們一晚上掙的銀錢比一冬天幹活兒掙的都多,還白得了糧食,這輩子估計再沒有這種好運氣了。兩個壯漢大步走過去,一人扛了兩袋子糧食高高興興地走了。他們決定明日就回鄉。
這時候,黑衣人照樣把鋪子的後門和後院的門關上。屋頂上、地上的兩個黑衣人匯合,不看堆在外頭的糧食,不看那些張望並晃動的黑影兒,往下一個目的地出發。他們的身影一消失,那些在不遠處晃動的人影慢慢接近,最後到了近前。這些人,有一人扛了兩袋子糧食的,有一人扛了一袋子糧食的,總之,都是扛了糧食就走,誰也不吭聲。
有幾個小乞丐,在聚集的人扛了糧食走後從角落裡出來,緊張地左右張望,然後有背半袋子的,有背小半袋子的,總之使盡了吃奶的力氣把到手的糧食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