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幌蛞勻碩嗍浦誶倚⌒慕魃鞽雒�鬧薌巧潭幼呋醯氖焙潁�缺鵂疑潭釉庥齜死嗟募嘎室�汀�

林掌櫃是跟著商隊一起走的。走前他強調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希望古府這邊能夠儘快準備出第二批的酸菜來。這第一批的酸菜,全部運往京城了,這麼一來,錦陽城的一品樓還沒可賣的酸菜。為了能早些賺上酸菜的銀子,林掌櫃可是急的不行。

送走了林掌櫃和商隊,古管家去前廳見青舒,並向青舒提議,“小姐,不如讓婦人們停了手裡的活計,先去切酸菜。”

青舒不答應,“不行,酸菜掙銀子不假,可婦人們現在手裡做的活計也是掙銀子的。再者,酸菜可以慢慢切,慢慢賣,可這絹花和編的手鍊不同,它們是要趕在年前賣出去的,耽誤不得。”

今天是臘月初九,送往京城的絹花和手鍊差不多小年前後就到京了。周伯彥也好,步五也好,一定能幫她賣出個好價錢。除去送往京城的,做出來的成品還剩一些,而且婦人們現在還在繼續做。到了小年左右,普通的她會在康溪鎮上賣掉。而那些料子好又花樣好的,她要拿去錦陽城賣。

古管家覺得青舒說的也有道理,“要不,從外邊找些人回來切酸菜?”冬日裡活計少,閒在家裡的婦人多,用人可以隨便挑。

青舒還是不答應,“不是知根知底的,用著不放心。不用擔心,到了小年,這做絹花和編手鍊的活計就停了。空出來的人手,肯定都分派去切酸菜了。到那時,酸菜正好集中切出來。而且,過年的時候是酸菜最好賣的時候,耽誤不了我們掙銀子。”

“成,就按小姐的意思辦。”古管家也明白青舒的意思。古府與別的府邸不同,府裡的孩子們每日裡無所顧忌地跑跳玩耍,幾位少爺淘氣、玩耍或追逐的身影也是隨處可見,都不用人跟著。

若是放了不知根底的人進來府中做事,不僅得時時讓人跟著少爺們,就是府中玩耍的孩子也得安排大人跟著,以免出差錯。再說,古府出了豆沙包、出了酸菜、出了紅果等等不少好東西,在左近非常出名,因此覬覦這些好東西的人就多了,想進府做事的,指不定是帶了什麼目的。還是穩妥、安全要緊。

接下來的日子裡,古府上下整日裡依然是忙的團團轉。

小年前一日,也就是臘月二十二這天午飯前,青舒宣佈今年做絹花和編手鍊的活計到此為止。

青舒的安排是:今日下午結工錢給大家;所有人小年(臘月二十三)休息一日,大家和家人吃小團圓飯;後天,哪個還想繼續做事,掙些手頭兒的零花兒,那就還來古府報到,古府有另外的差事安排。

接著,青舒讓蘇媽媽帶她們去吃午飯,而她自己收走蘇媽媽和古大樹的媳婦陳氏交上來的記錄本,拿去做最後的核算,核算每人該發多少工錢。

每日裡,誰做了多少朵絹花,做的是好是壞,合格的有多少,蘇媽媽都有記錄。元寶基本每晚都抽空教蘇媽媽寫常用字,因此,作簡單記錄已經難不倒蘇媽媽。

每日裡,誰編了多少條手鍊,編的是哪一種手鍊,古大樹的媳婦陳氏都有記錄。而且,哪個想貪下古府供應的好線,或是哪個想濫竽充數,第一個就過不了陳氏這一關。這方面,陳氏管的很嚴,她手下做事的大姑娘小媳婦個個被她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其實,陳氏不識字,更不會寫字。聽說她的記錄都是她的三兒子古哲三在幫忙記。古哲三在鎮上的學堂讀書。剛開始的幾天,每日古哲三下學回去了,陳氏才讓村中的大姑娘小媳婦把編好的手鍊交上來。陳氏會當場清點、當場檢察,確定沒問題,這才收。古哲三就在旁邊作記錄。收妥了編好的手鍊,陳氏會發下來第二日編手鍊的線。誰領走多少線,應該交上來多少條手鍊,古哲三也記錄的清清楚楚的。

後來古哲三讀書的學堂放了年假,他每日都在家。陳氏便把收手鍊的時間改到了每日早飯後。如此,她每三日或每四日來一趟鎮上,到古府報道,交上成品和記錄,領了線,呆上半日再回村去。

青舒很快就歸攏好了資料,也算出了每個人該發放的工錢。

絹花依照難易程度分三個等級發工錢。最難做的絹花,兩朵一個銅板;難度次一等的,三朵一個銅板;容易些的,五朵一個銅板。

編手鍊,青舒只給了四個樣式,且沒有難易之分,每編十條付一個銅板。

青舒把記錄、賬本和花名冊都帶到了充當臨時作坊的許五孃的繡房裡,手邊還放了裝碎銀和銅板的匣子與算盤。她坐下,翻開花名冊,“程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