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部分

衛長不敢怠慢,收妥兩封信,叫上兩名護衛,親自出發前往錦陽城。

第三日上午,青舒姐弟到達錦陽城,一起過來的步語嫣被步七接走了。他們姐弟一刻不敢耽擱到了府衙上請求拜見陳知府。

陳知府聽得古青陽三字,立刻召見。當他看完古青陽遞的耕作書,非常震驚,立刻招集了僚屬和錦陽城的農官們討論此事。

這期間,青舒姐弟已經告辭出來了,他們先去了古記包子鋪盤帳,盤帳結束準備逛逛錦陽城,卻被過來接他們的步語嫣拉去了一品樓吃飯。

飯剛吃到一半,陳知府派了人過來找,說要即刻出發,跟著他們姐弟到康溪鎮外的古府田莊上看早麥。姐弟倆人便草草吃完飯,與陳知府的隊伍匯合,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在草木剛剛萌芽的季節,看到那綠油油的十畝麥田,陳知府和農官顯得最為激動。那農官是個五十來歲的小老頭,手舞足蹈地這兒跑、那兒轉,一會兒量麥苗的長度,一會抓著土嘴裡唸唸有詞,一會兒又一顆麥苗一顆麥苗地檢視有沒有生病……

陳知府他們在地裡呆了一個多時辰,連口水都沒喝,說要立刻回錦陽城。那農官不肯走,說要搭個茅草屋住在地頭兒每日觀察麥田。陳知府否決了農官的要求,將一干人等全部帶走。

蕭知縣和白縣輔帶著衙役把陳知府一行人送出去老遠才回轉,囑咐青舒有事儘管到衙門叫人,這才離去。

青舒在地頭兒站了片刻,對吳管事說,“以後來看咱們麥地的人只多不少,這樣,你帶著人在麥地的兩頭兒圍上柵欄。等回去了,我立刻派人刻了‘任何人不得踩踏田地’的木牌子過來,你帶著人一頭兒埋一個。周圍的村民不識字,你可以對他們說,若是說也不聽,咱們只管告到衙門去。”

如今早麥出了名,好奇來看的人什麼人都有,有那心懷鬼胎的不定會幹出什麼事兒來,拿告官來嚇唬一下是必要的。再者,青舒取消了把專種麥子的犁拿出去賣的打算,準備將它藏起來,在秋後或來年開春的時候再讓它出現在世人面前。早麥的事已經夠引人注目了,做人還是低調些好。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早麥一天一天的長,農人們種完了苞谷種高粱,種完了高粱種穀子,種完了穀子種豆子。

古府的兩間大鋪子建成,在一陣鞭炮聲中,風味小食鋪開張營業。如今的風味小食鋪建的比先前更大,隔間從六間到八間,還新增了兩間比隔間更為雅緻、更為獨立的雅間。廳中客人吃飯用的桌子增加到了二十張,裝修溫馨淡雅。

原有的獨立視窗是賣豆芽的視窗和賣豆沙包的視窗,新的鋪子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一個賣熟食的視窗。這個視窗賣的熟食包括滷豬頭肉、豬耳、豬內臟、滷豬蹄、滷雞蛋等,品種在慢慢增加中。

開業當日,真可謂是賓客盈門,有許多認識的、不認識的前來道賀不說,就連陳知府都派了兒子過來賀喜,還順便把九歲的孫子陳喬江送到了古府,讓其拜入了盧先生的門下。

青舒對此持保留態度,但也沒往外推人,將二進院稍作改動,僻出緊鄰的兩個單獨院子來。一個院子給陳喬江主僕五人居住,另一個院子,為即將到來的洛尚書之孫洛小榮準備。

當日分別收到來自陳府和洛府的拜託信時,青舒愕然,不懂這陳家和洛家到底是怎麼想的,居然要把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孫子輩往小小的康溪鎮上送。後來盧先生一臉得意地說若是他願意,早就進京當了皇子們的夫子時,青舒不敢相信。直到周伯彥說陳知府和洛尚書送孫子輩的過來讀書完全是衝著盧先生,青舒還是將信將疑的。

後來盧先生回房拿了四封信拍在青舒面前時,青舒一臉狐疑地看過信的內容,這才相信。陳家和洛家居然都找了孔老先生寫推薦信,同時陳知府和洛尚書又送上望孫子能拜入門下的言詞懇切的信給盧先生。

總之,青舒終於相信了盧先生是世家貴族們爭搶的夫子人選的事實。不過,她一直不知道,周伯彥才是促成此事並逼盧先生答應再收弟子的人。

樹綠了,野花野草遍地,苞谷和高粱的種子發了芽正在破土而出,春小麥長的繁茂油綠的時候,引人注目的十畝麥子已經結麥穗。這時候,一隊官兵護著十來輛馬車正浩浩蕩蕩地進了錦陽城。這隊人馬在錦陽城休整一日,第二日由陳知府等錦陽城官員陪同著出城。

在官老爺們不緊不慢地趕路的時候,驛站上的官兵飛騎前往德縣,並在天黑前將一封帶有官印的書信送到蕭知縣手中。

第二日一早,青舒聞言蕭知縣來訪,詫異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