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連門正經的親事都沒有,主母反想把一個跟他嫡兄有苟且的女人塞給他!
鄭康實在忍無可忍,他認真分析了交州的局勢,也一直將安東華的表現看在眼裡。雖然鄭家人都覺得安東華已經廢了,他卻覺得並非如此。
不過他並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鄭仁哲,只偷偷跟方氏商量了想要向安東華投誠的打算。方氏被磋磨了這麼些年,原本還不到四十,卻已經滿頭華髮,皺紋更是爬滿了一張枯瘦的臉。
她一直苟延殘喘至今,心中唯一的牽掛就是鄭康這個兒子。她也憎恨鄭家,同時希望鄭康能有個好前程,所以對於鄭康的打算,她是一點也不反對的。她唯一擔心的就是安東華並不如鄭康所想得那般厲害,絕了鄭康的希望。
鄭康卻十分相信自己的眼光,他說服了方氏後,就悄悄向安東華投了誠。
他的身份特殊,以至於安東華一眼就從前來投誠的庶子中看見了他。不僅是安東華,就連那些謀士們,也對鄭康十分在意。
很快,鄭康的生平就擺在了安東華的面前。這份資料調查得非常詳細,不僅把方氏的遭遇都清楚地寫了出來,還包括了鄭康從小在廚房幹活、長大後想法子取悅了鄭仁哲,幫方氏免了勞役、幫鄭仁哲管理產業,以及後來被主母陷害又僥倖逃脫的事。
這樣的人,至少聰明是有的,而且對鄭家必然充滿恨意。
即便如此,安東華和謀士們也沒掉以輕心,先試探了一番,才接受了鄭康的投誠。不過接受歸接受,他們對鄭康的信任並不多。
鄭康為了表示誠意,直接賣了鄭家的一些重要訊息。這些訊息屬於鄭家內幕,就算是安東華也還沒查出來。鄭康如此識時務,安東華也表示了一番。他的誠意,是幫鄭康解決了婚事的麻煩。
這件事鄭康自己倒不是解決不了,不過他想見識安東華的實力,畢竟安東華隱藏得太深,他雖然覺得安東華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可這只是他的猜測,對於安東華的手段,他可一點不瞭解。
安東華替鄭康解決這個麻煩,也有對他露點底的意思。鄭康也乾脆,麻煩一解決,他便給安東華出了個主意。
交州匪患橫行,這些山匪都跟官府有勾結,或者說跟鄭家有勾結,甚至每年都會向鄭家上供。他們上了供,官府自然不會找他們的麻煩,卻苦了往來的行商和百姓。
鄭康的主意便是讓安東華黑吃黑,把所有的山匪吃下來自然是不可能,但是可以循序漸進。
他這個主意一說,安東華和謀士們都覺得是個好辦法。正好安東華招攬的人手總得有地方放,那個山谷雖然不小,可一直與世隔絕,人不可能一直待在裡面。
可若是吃下山匪佔據某個山頭,偽裝成山匪,既能迷惑鄭家人,又能合理存在,還可以賺點外快。而且要是鋪開了,或許還能成為一張巨大的情報網!
安東華越想越覺得主意不錯,反正只要每年按時上供,官府或者鄭家根本不在意佔據山頭的人是誰!
打定了主意後,就是挑選地方了。交州畢竟那麼大一片,挑選哪個地方下手是個問題。倒是鄭康挺有一手,他藉著之前幫鄭仁哲管理產業的機會,幾乎把交州所有的山頭的情況都記在了腦子裡。
哪處的山匪窮兇極惡,哪處位置重要,全都在他的腦子裡。
安東華知道後,就讓他把知道的全都默出來。鄭康打定了主意投靠安東華,也就沒耍心眼兒,老老實實地將知道的資訊都黙了出來。
安東華知道他母親身體不好,就給了他一根五十年的人參。五十年份的人參已經算是很難得了,就算有銀子也不一定能買得到。鄭康感激涕零,更是打定了主意日後老老實實效忠。
安東華卻留了個心眼兒,並沒有完全相信他,他將鄭康黙下來的東西抄了一份交給心腹去打探,等過了一個月,訊息打探得差不多了,安東華便跟謀士們商議了一番,選出了一塊山頭。
那裡是從京城進入交州首府的必經之路上的一個點,當然,真要繞路的話也不是不行,但一般不會有人這麼幹。
佔據了這個地方,他們就有可能截住鄭家和京城的聯絡。
正好佔據在此處的山匪又是窮兇極惡之徒,正好全殺了,也算是為那些死在他們手中的冤魂報了仇。
安東華十分謹慎,派去的人分了兩路,一明一暗,明處的都是之前收買來的人手,經過了一番訓練後已經頗具規模,暗處的則是安東華手下的好手,輕易不敢折損。
正文、277 臘梅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