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任皇后衛子夫,同樣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漢武帝徵和二年,著名的“巫蠱之禍”爆發,他的曾祖母衛皇后、祖父衛太子劉據、祖母史良娣(注:漢朝,太子正妻稱太子妃,妾室稱良娣。)以及父母等等親人不同程度地受到牽連、先後遇害,只因他當時還是一尚在襁褓中的嬰孩,從而倖免於難,被送進了監獄。
後來因為有人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老昏了頭的漢武帝立即下令要處死監獄中的所有犯人。幸虧有一個典獄官叫邴吉的據理力爭,這才保住了他的一條小命。
又是這個邴吉,大大的忠臣,在獄中對劉病已照顧有加,等到他五歲衛太子劉據一案平反,親手將他抱上馬車送到魯國其祖母史良娣的家族寄居,自此劉病已這個倒黴的皇曾孫方始過上安定的生活。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劉病已的名字才被記在了宗室的族譜上,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孫。
再後來,劉徹駕崩,他的寵妾鉤弋夫人之子劉弗陵繼位,史稱漢昭帝。可惜漢昭帝短命得很,二十一歲未留下子嗣就英年早逝了。
正因為昭帝無子,所以眾大臣便擁立漢武帝的另一個孫子昌邑王劉賀為君。
不想這個劉賀非常之強悍,據傳在位二十七天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什麼給昭帝守孝期間酒肉、歌舞、女色不jin,什麼虜掠民女、亂昭帝先前侍女,什麼命使者持節從各官署強行徵調物品供自己享用。
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做盡了壞事,搞得天怒人怨。
公元前74年,輔政掌權的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實在看不下去,當機立斷廢黜劉賀,準邴吉之奏,先封劉病已為陽武侯,一個時辰後再立為皇帝。
次年,也就是公元前73年,改年號為本始,為本始元年。
從此,劉病已苦盡甘來,一步登天。
因為病已二字太過常用,到了公元前64年又改名為劉詢,此為後話。
﹡﹡
長這麼大,我是頭一次聽說過中國歷史上還有坐過牢的皇帝。
根據心理學的結論,這段少年時的遭遇,應該對劉病已整個為人性格產生很大的影響。少年遭難的人,突然大富大貴,登上權力頂峰,不是極盡奢侈拼命享樂,就是發奮向上勵jing圖治。
我猜,漢宣帝應該屬於後者,否則他早步了劉賀的後塵,被那個牛氣沖天的霍大將軍給廢掉了。
開始對漢宣帝產生了一絲好奇,很想尋個機會見上一面。
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再想法子探探他的口風。
我已經認了命,既然蘇雲昭愛上了宣帝,成了皇帝的女人,那麼她註定得在這鬼地方待上一輩子,那我只能盡力幫她在詭譎的後宮站穩腳跟、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站住腳的第一步,那就是必須有名份有封號。至少得是個七子、八子、良人、長使、少使什麼的。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全是阿滿告訴我的,初一聽差點沒笑疼了我的肚子。
漢朝皇帝實在太有想象力,怎麼給自己的妃子取這麼雷人的封號?七子?八子?是想她生七八個兒子嗎?那乾脆叫母豬好了,生那麼多,不是母豬是什麼?
可是,要做“母豬”居然還挺難,雖然最近宣帝夜夜召幸蘇雲昭,但冊封的詔書卻遲遲未下。
蘇雲昭被愛情衝昏了頭,我卻不能不為她擔憂,這個漢宣帝到底在打什麼主意?難不成他想就這麼藏著蘇雲昭藏一輩子?難不成他根本沒對蘇雲昭用真心,玩玩就甩了?
但這樣的想法,又和蘇雲昭口裡描述的那個溫柔的多情種子不太相符。
唉,再一次嘆息,如此我能見一見漢宣帝就好了,憑我識人的眼光,他到底是隻多情鳥抑或無情狼,絕逃不過我的雙目如炬。
於是,如此這般,蘇雲昭眉飛色舞了多久,我就愁眉苦臉了多久。終於有一日,內侍來傳旨,命我陪蘇雲昭一齊覲見。
那是漢宣帝第一次在大白天召見蘇雲昭,卻不是去未央宮,而是長樂宮。
長樂宮在未央宮以東約半公里處,位於長安城的東南角,是為太皇太后居所。與掖庭相距甚遠,需駕車前往。
宣帝此次召見,並非因為相思難耐,卻是命蘇雲昭為太皇太后獻歌,至於我可以隨行,只是又一次的順帶,我得替蘇雲昭捧著她的古琴。
臨到長樂宮,我忽然膽怯起來,一想到即將與史書上留名的古人面對面,渾身上下便不聽使喚,額頭直冒冷汗。
蘇雲昭顯然也緊張地夠嗆,雙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