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氏不是后妃,只是一名大臣的妻子,即便這名大臣是名留青史近乎完人的劉宗怡,按照規矩,謝氏也只能出現在劉宗怡本人的傳記裡,就算才華橫溢,頂多就多寫幾筆,這已經是能夠給她的最高待遇了。
但孔道周現在居然想要單獨為這些不是后妃的女子立傳,而非讓她們附庸於男人的傳記裡,這本身就已經違背了常理,不為袁臻等人接受。
如果孔道周對他們提出這件事,他們肯定會極力反對,並且拒絕提筆,但現在這件事情被交給了顧香生,袁臻、鄭敦謹他們也只能捏著鼻子視若無睹,想著反正就算顧香生寫成,他們也不會同意將其併入前朝史的,於是就任由顧香生去折騰。
但顧香生寫出來的謝氏傳記,依舊超乎眾人的料想,讓袁臻他們無法接受。
因為時下史書對於女子的評價,一般都是從“賢良淑德,宜家宜室”這樣的立足點來出發的,即便是像武則天這樣被列入“本紀”裡的女人,依舊被描述成“竟不能報先帝之恩,衛吾君之子”,即便後來“終能復子明辟,飛語辯元忠之罪”,但也要在前面加一句“牝雞司晨”。意思就是:雖然你當皇帝勉強還算合格,但不能掩蓋你本來就是女人的事實,這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的。
而顧香生寫謝氏,則通篇很少提及劉宗怡,反而圍繞她本身的才華,以及門下弟子的成就來說,讚美之詞躍然紙上,卻半點不寫她作為劉宗怡之妻對丈夫的默默支援與奉獻,刻意淡化她的賢淑形象,這是袁臻等人所不能接受的。
但顧香生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認為既然為謝氏立傳,那麼謝氏首先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格出現,而非誰的附庸,就算劉宗怡再有名,成就再大,那也不應該出現在謝氏的傳記裡,否則又何必讓謝氏等幾人單獨成卷,直接放入列女傳一卷不就行了?既然如此,她作為妻子的那些品德,便應該儘可能地淡化,再不然,也應該與劉宗怡放在一起,而非在她本人的傳記裡大書特書,這就不是立傳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