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在的情況只怕還不止如此。

有鑑於此,幾個國家,尤其是齊魏兩國,的確都需要一場會盟,能夠讓他們聚在一起,重新坐下來商談盟約,換取下一階段的休養生息。

儘管誰都知道,這其實很可能就是一場表面功夫。

對於真正的強者而言,根本不需要用一紙盟約來維護自己。

齊國這回派來的正使姓蔣,單名一個琮,來頭不小,是齊國大皇子夏侯淳的舅舅,任中書侍郎。

其餘幾國派來的使臣也都是宗室或重臣。

魏國這邊自然要以相應的誠意對待,皇帝親自接見,私下商談盟約,又大宴來使,盛情款待云云。

不過這些都是國家大事,與小輩們沒有太大關係,真正和顧香生他們有關的,是諸國會盟最後一個環節,東林射獵。

東林寺再往東便是皇家獵場,每逢夏秋兩季,皇帝常常會帶著宮妃來此避暑解悶,射獵也成了一大盛事,今年因有諸國會盟,規模自然空前,除了騎射比賽的環節,還會有遊獵行樂。

而後者,像顧香生這樣的世家女子,也是可以一併參與的。

一大清早,獵場早已重兵防守,在眾人的翹首企盼之下,皇帝姍姍來遲,後面還跟著一大幫人。

眾人紛紛跪倒,唯獨各國使臣例外,他們僅是躬身,無須跪拜。

永康帝笑道:“諸位遠道而來,朕不勝歡欣,惜國小物乏,無以待之,這幾日,令諸位多受委屈了!”

這話自然是謙虛,魏國當年眼見前朝大勢已去,趁機先佔了最有利的地盤,自古江南最繁華,如今雖然還有個吳越,但魏國卻佔了南方更廣袤的大部分地區,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魏國能迅速壯大,跟齊國南北對峙的主要原因。

皇帝能這樣說,別人當然不能這樣應和,南平使臣便笑道:“陛下過謙了,小臣臨行前,君上還讓我帶話給您,說這些年多得陛下聖德照拂,平國方能歲歲豐年平安,我平國上下臣民,對陛下皆感激不盡!”

南平其實不叫南平,人家的國號是平,只因地處南方,別國才將其稱之為南平,以求念起來更加順口。

小國自然有小國的生存智慧,若換了別的國家,肯定不願意這樣低聲下氣近乎奴顏媚骨地來討好魏國,但是南平實在是太小了,小到作為齊魏兩國之間的緩衝和平衡點,其餘兩國都不願意輕易去動它。

它也由此得以維持得來不易的安穩,否則別說齊國,就是魏國隨便揮兵進攻,南平這個國家轉眼也就不復存在了。

永康帝哈哈大笑:“朕願與南平作袍澤兄弟,訂百年友好不犯之約,但齊國作何想法,朕就不得而知了。”

話剛落音,蔣琮聲音洪亮接道:“陛下說笑了,我齊國何嘗好戰喜伐?自然也是希望天下太平,萬事皆無的。南平素來安分守己,齊國斷斷沒有無事生非的理由!”

弱國無外交,南平使臣看著蔣琮公然與魏國皇帝打嘴仗,尷尬地笑笑,趕緊閉嘴,以免惹禍上身。

這種時候自然就輪到尚書令王郢來打圓場了:“陛下,今日比賽諸事已準備妥當,是否命人開始?”

永康帝想想等會兒還有機會能讓齊國吃癟,方才被蔣琮頂撞的不悅便也稍稍消散,頷首道:“開始罷。”

所謂比賽,共有三場。

一場是立定射箭,命中越高為勝;

一場則是純粹的賽馬,參賽者同時出發,以先到者勝出;

最後一場,則是參賽者騎於馬上疾馳而過,一面有人在林中放出鳥雀等獵物,以中標數目定勝負。

各國各派出參賽者數人,三局兩勝。

自然,作為東道主,如果魏國輸了這三場比賽,甚至連一場都沒有勝出,皇帝是斷然不可能接受這種結果的,所以魏國這邊派上的人選,都是歷來在軍中精於騎射的人物。

頭場射箭共三輪,第一輪八十步,第二輪百步,第三輪百五十步,以射中距離以外的靶子為準,能正中靶心者,自然也稱得上百步穿楊,神乎其技了。

擂鼓響過,場中各人將弓拉滿,箭矢離線而出,直直飛向遠處的靶子。

場中一聲低呼,大家紛紛起身遠眺。

在場雖也有吳越、大理、南平等國射手參加,但眾人的注意力自然大多集中在齊魏兩國的射手身上。

前面的人站了起來,視線被擋住,顧香生也不得不跟著踮著腳尖往那裡看。

只見魏國的箭靶上,一支箭矢堪堪插入紅心。

再看齊國,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