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需要積蓄體力。唐軍士兵都知道會有一場大行動,但誰都不知道具體的細節。偶爾從高階軍官口中洩露出來的一些傳聞也都互相矛盾,大多屬於臆測。
清河的三個情報部門根據各自情報來源不同做出了兩種可能性最大的判斷。參謀部軍情司認為唐軍將以重兵進攻三官鄉,端掉阮香的行營;監察廳和軍令部則更傾向於認為唐軍正在籌劃一次徹底掃蕩燕水、富水河流域的軍事行動,進攻重點放在兩河口,意圖切斷清河軍的退路。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軍情判斷使得參謀部的軍官們做出了兩套完全不同的應對方案。阮香不去管軍官們的爭吵,從二七三年十二月就開始越過參謀部有條不紊地集中部隊,現在已經有將近十個師的部隊已經趕來三官鄉或者正在趕來的路上。最近唐軍對清河軍補給線攻擊頻度和烈度都有所下降,緩解了清河軍隊不少壓力,也因此阮香能夠相對從容地調動部隊。
現在光看軍隊的調動情況,不用說也知道阮香是傾向於軍情司的判斷了。軍令部自從呂曉玉被停職,一群幹員被牽連避位,說話的底氣不足;蘆笛勸了幾次,阮香堅持不改初衷,參謀部於是開始全力執行三官鄉決戰計劃。如果軍情司的情報估計屬實,那麼唐軍投入此次會戰的兵力將有近十萬人,幾乎是張靜齋手頭全部的機動部隊數量。
阮香為了儘可能多地集中兵力,不惜抽調了大量用於維繫補給線的部隊。為了填補防線上的空缺,清河軍在淄州地區進行了第三次動員:五個嶄新的師組建起來,並且踏上了遠征燕州的道路。新組建的軍隊戰鬥力自然無法和老牌勁旅相比較,但有大量經過戰鬥檢驗的老兵充當低階軍官,還有剛剛從指揮學院結業的野心勃勃的青年軍官組建的參謀部,從各個專門學校畢業的技術軍官和軍法官保障了這些新組建的師井然有序地運轉,擔任中高階指揮官的都是富有戰爭經驗的校尉和將軍。阮香可以自豪地說,也許一線部隊的戰鬥力清河軍和唐軍相差無幾,但若論新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