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4部分

的種類範圍(裡甲、均徭、雜泛)和應役者不離鄉土。只要條件允許,‘力役’‘雜役’等各項徭役,西北官府通常首選‘募役’(僱傭招募勞工服役)和‘助役’(津貼應役者)的方式,又或者完全調派官奴充役,也允許‘義役’(買田以供役者)、以銀代役(兵役除外)形式的存在,儘量不徵和少徵徭役,即便派徵也儘可能就近服役而不使應役者遠離鄉土,以免擾民累民。歷代所謂‘輕徭薄賦’之仁政德政,如果‘薄賦’僅僅指田畝正賦的適量徵收,西北幕府基本上是做到了,而‘輕徭’也能大部分做到——帝國朝廷在神宗年間施行‘一條編’之後,百姓本來可以納銀代役,但是西北征派的徭役中,兵役一項卻是按戶籍逐戶僉派,不準納銀代役,違者治以重罪。西北現在的徭役,其實就是以‘僉兵’兵役為主,而且西北‘僉兵’也有數量較少的‘月糧’供給,若調遣則有‘行糧’和一些津貼,並非完全的無償,應該算是‘助役’的一種。

僉兵和徭役,對鄭官屯的移民屯戶而言,自然是大事。自古以來納糧當差,中土百姓對徭役派徵的畏懼程度,遠遠超過納糧交稅,但有風吹草動,心裡就惶惶不安。

鄭佛兒將他在縣城打聽到的情形,跟屯裡的老少爺們通說了一遍,也花了許多的時間,屯戶們聽說今年僉兵、徭役的變動不大,都是鬆了口氣。

應役當差的事情既是有了眉目,剩下的重要事項也就是納糧了,屯戶們又都聚精會神,等著鄭屯長將今年官府各項徵糧課稅的律令章程,給大傢伙一一分說。

西北幕府的‘官地’,已經陸續包給了各傢俱備實力的‘總商’耕種,這其中甚至包括了‘元亨利貞大銀莊’、‘百鑫大當鋪’、‘雷氏總商業協會’、‘孫氏商團’、‘丁氏西北商業協會’這樣的西北商界巨頭,以及‘慈善福利會’、‘同善總會’、‘西北士兵互助救濟總會’等會社在內。西北長史府首開先河,與各家‘總商’簽訂了極其詳細的長期租佃契約,而以競投撲買方式得到官地租佃權的‘總商’,在契約期限之內,需要以糧食、牲畜等實物向官府繳納‘田賦’、‘抽分’和雙方契約中商定的‘地租’。這些都與鄭官屯的屯戶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也不消多說。

而屯戶們現在所有的私人土地,只要過了田賦免徵年限,按律是要徵收‘田賦’和‘牲畜抽分’等稅課的,而且每年的田賦徵收多少,也會根據水旱災荒等情況有所變動。切身利益相關,這就由不得移民屯戶們不關心了。另外西北幕府對治下田地牧場的賦稅抽分,也區分不同的情況,有的徵收,有的不徵收或者優免、減免,這些情況也是移民屯戶們最為關心的。

譬如西北不徵田賦的情況,通常包括了一季收穫不足一石糧食(脫殼)或每戶人均不足八十斤糧食(脫殼)的情況;鰥寡孤獨戶;軍兵和烈士眷屬;大災荒時的減產絕產戶;新闢土地和開荒地,一般三年內免徵,特別瘠薄的可延長至五年,最多十年為限;修建水利、道路、城池等,以及從事軍隊輜重輸運、軍中雜役的情形,都屬於‘以勞代徵’,即以徭役代替其應納田賦,也就是西北俗話說的‘當差不納糧’。

再如要徵收田賦的情況,一般是根據各家各戶田畝多少、水旱好壞、人口多寡等劃分不同的田賦徵收等級,最低等級大略以每畝水田每季交九斤、每畝旱地每季交五斤的標準起徵,每戶人均糧食收成越多,其田賦稅糧交的越多,一般屯戶從三十稅一到十五稅一,田產極多的大地主則是四稅一。另外如果土地是租種的,佃戶只交納應徵田賦的其中三分之一弱,即田賦假如應徵收一百斤糧食,地主出其中七十斤,佃戶只要出其中三十斤,大致如此,儘量使大戶小戶田賦公平。

西域雖然地廣,但是近數十年氣候寒冷,災荒頻頻,耕種放牧也不容易。若不是番薯、土豆、玉蜀黍等備荒作物的種植地域,在西北治下州縣迅速擴張增長,移民現在的日子也不會很好過活。鄭官屯的屯戶們直到鄭佛兒將他所知道的訊息全部講完,確信今年的稅糧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這才心滿意足。

鄭佛兒也趁著全屯子的老少爺們差不多都在,又宣佈新一輪‘團練’兵,五天之後就要在本屯集中駐紮,各家各戶要做好借宿搭夥的準備,該打掃的打掃,該鋪床的鋪床,米麵肉蔬也要有個歸置,免得到時措手不及。

西北現行軍制,僉兵和民壯鄉兵都同樣施行著一種稱為“選鋒訓練”的制度。

比如僉兵,實際上既是西北野戰行營、野戰軍團的後備兵源之一,同時也是西北的地方守備部隊。各地的僉兵守備軍團,員額多寡不一,其下轄若干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