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調中丸’藥方,由大黃、麻仁、枳殼、茯苓、芍藥、前胡、黃芩組成,食後飲下,微利為度,可闢四時疫癘之氣;
看罷,趙小七咋舌道:“我只知道這避瘟丸、雄黃,在醫家常用來避瘟,想不到堂主居然這麼精通,莫不是以前做過郎中?”
“呵呵,見得多了,知道的就越多,沒什麼稀奇的。快去吧,先把那老太監知道的東西全部問出來,問完了那些窖藏地點,看看他還知道些什麼內廷的秘密。他一定還知道其它很多東西。問的時候,注意周圍警戒,不要讓不相干的人知道我們問了這些事情。如果不小心讓不相干的人知道,記著全部滅口,不要手軟。”
“是。我這就去。”
“嗯,去吧!”
注:本章參考了網路上幾篇文字,一是《崇禎庫藏釋析》,一是《也談〈甲申三百年祭〉》,一是〈崇禎神話〉,一是〈劉瑾家產〉,一是〈明朝滅亡真相〉,有興趣的可以在網上搜尋,這幾篇除外〈明朝滅亡真相〉之外,我都將貼在作品相關,供有興趣的書友閒時看一看。我要宣告的是——本書並不是以明朝末年為背景,只是與明朝有百分之四五十的相似度而已,千萬不要對號入座。
第五章 都督軍事
西苑丹房。
正中的一乘透雕的夔龍護屏矮足繡榻上,靠背引枕俱全.榻上一頭又設一個極其精巧,上漆描金小几,几上放著茶吊、茶碗、漱盂、絲巾之類。
屋角,一張以螺鈿、翡翠、瑪瑙鑲嵌的紅木茶几上放著一個金猊香爐,一縷輕煙,裊裊上升,滿屋異香,令人心清神爽。
身份尊貴的皇貴妃展氏,這會兒閒適地坐於中間的繡榻上,周妃、顧妃則在旁邊的一乘繡榻上打橫陪坐。
低低下垂的湘妃細竹簾外邊,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司禮監提督太監王弘曆、提督錦衣府辦事太監陳準、新近提升為御用監掌印太監的張鳳等屏息靜氣恭候在一旁,司禮監秉筆大太監張保則一句一句正念著外廷臣工上呈的奏摺。
這些外臣的奏摺,名義上自然不會是呈遞給展妃等人看的,而是上呈給皇帝批閱的。
在這個看似平常的夏季,帝國宮廷中波詭雲譎,暗流湧動。
如同羚羊掛角、香象渡河般的一連串變動,雖然無聲無息,幾乎無跡可尋,但是一向緊握著權柄而且起居飲食非常小心的皇帝,突然‘神志迷糊’,無法正常理政,靜養數日之後,表面看起來似乎痊癒,沒有什麼異樣了,但異乎尋常之處還是讓一些有心人注意到了,尤其是內廷幾個知情的太監卻清楚的知道——帝國的最高權柄,已經在外廷臣工懵然無知的情況下,悄悄的轉移了。
宦官們的大靠山——‘服丹過度’,‘神志迷糊’的皇帝,在西苑靜養了一些時日,不知怎麼三來二去的,就被三位寵妃牢牢‘控制’,一門心思,只想整日跟隨陶仲聞真人在西苑丹房內煉丹求長生,所有外廷奏疏都一律呈遞給伴駕煉丹的皇貴妃們裁決,然後由司禮監批朱。
敏感的內侍們首先察覺到了這個異常——以當今皇帝專權的稟性,怎麼可能讓其他任何人代為裁決國家政務?而且皇朝規矩是不許後宮干政的,按說即使在皇帝突然不能執掌權柄之時,所有的政事應該由司禮監、內閣、六部等各按帝國以往常例處理或者互相商量著拿定主意就可以了,象這麼突然破天荒的打破常規,讓皇貴妃們垂簾理政,本身就很詭異。
而在內廷幾個重要太監心目中,皇帝的“微恙”來得是那麼蹊蹺,迅速在皇帝面前大紅大紫的秉一真人陶仲聞,在這裡面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實在讓他們心裡犯嘀咕。
但不管怎麼說,宦官們都是很不情願把他們已經掌握在手的權力,拿出來與內閣或者六部的朝官們分而享之,他們寧願和后妃們結成聯盟,畢竟后妃們總是要依賴他們這些宦官奔走辦事,而朝官們則完全可以不必依賴宦官。
那些外廷臣工,哪個不是門生故舊一大堆,遍佈天下,誇張一點說一人吐口唾沫,加一起絕對能把宦官太監們統統淹死,而且天下縉紳士林也絕對是支援朝官而不會支援內宦;反觀宦官們,他們若是出了皇宮,沒有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在後面撐腰或者說沒有皇帝做招牌,根基淺薄的宦官們將得不到任何人支援,他們所掌握的權力隨時有可能被外廷臣工一一奪去。
弄權的太監在失去權力之後,甚至還可能有性命之憂,這也是宦官們所無法忍受的。
以前,當今皇帝一到煉丹的時候,批答朝臣奏章的事情,便會落到司禮監手中,時間久了,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