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推廣,農是立業之本,如果這些作物能增加糧食產量,又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一路巡視下來,風塵僕僕,但是雷瑾信心反而更足了。

僱工農莊、定額地租、僉兵令、番薯

這些若一一得以落實,必定牢牢夯實自己的軍政基礎,鹽鐵工商也才能擁有廣闊的發展天地,征戰也才有了雄厚的實力基礎啊!

但世間之事,總是利弊互現,喜憂參半,雷瑾在為這些立本之事果有成效而喜悅的時候,另外的憂慮卻已經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一番巡視,所有隨同巡視的人都意識到一個以往有所忽略,但卻已經不容迴避的問題,那就是河隴州縣的主要官員,或由幕府委任,或由當地薦舉幕府選任,但多半是擇優從各處漢回豪強大族以及番蒙大族的族人子弟中挑選。這種情形很可能在將來形成挑戰幕府的一種新生力量,對此豈能無憂?而且雷氏族裔、回回人各姓族裔等等,他們的利益如何平衡,也是一個大問題,不盡早解決,將來必定大生事端。

這一切,都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大族子弟接受各種文化教育的機會,永遠比一般的底層草根民眾來得多。在漢、回的宗族中,家境比較貧寒的子弟,也能依靠其族中子弟的身份,能夠在宗族族田的資助下,在宗族自辦的義學中接受教育,這也是一般的小家小戶望塵莫及的;而番蒙大族雖然與漢回豪強大族的情況不太一樣,但酋領子弟比其他人擁有更多機會也是顯而易見的。大族子弟只要用心肯學,其才能見識自然不是一般只識幾個大字,甚至一字不識的文盲可以比擬。幕府不選任這些有才能見識者為官,難道去選文盲為官麼?

——————

注:如果不帶任何偏見,公正的看待宗族豪強,則無論是大姓宗族,還是小姓宗族,其實都是一個個的自治團體,他雖有勾連官方,壓迫族人,維護皇權及其自身統治的種種弊端(這還是我們現代人這麼認為,當時人可沒有這樣認為的),同時又承當了相當多的合作互助,辦學扶困,收糧徵稅,僉派捐費,修橋補路,賑濟較小災荒,防疫避瘟等許多社會義務,混合履行著現代政府和現代社會團體譬如保險、養老、醫療的許多職能。當然這在實際中主要取決於宗族上層的道德和良知,其實際的成效都是因人而異。這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通例,過於強調道德和良知‘無為而治’的一面,忽略輕視了人性總是趨利避害為己的實質,使得實際成效總是會大打折扣。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這是多麼的諷刺,多麼的深刻,一語道破了獨木難支的道德和良知在利益的狙擊下是多麼的無力和軟弱。

——————

其實不獨河隴州縣各處官員是這樣,幕府本部的幕僚,幕府諸司的部屬,也有許多漢回番蒙大族的子弟在其中充任僚屬。

幕府雖然有諜報司和後來的秘諜部、內務安全署的諜報,而且原先又是在野,對大族中才能比較優秀的子弟瞭解得比較充分和清楚,目前選任官吏亦稱得上允當適宜,但畢竟是一時權宜之計,幕府如果總是這樣採取長期秘密考察的方法,殊非為政長久之計。

這培養和選拔人才同樣是立業之本啊。

本身就是從雷門世家那種冷酷無情的培養方式中捱過來的,雷瑾清楚這事兒的份量有多重。

如何釐定一個完善的培養選拔人才的學院體系,雷瑾本來就有一個初步想法,但目前能夠建立並且真正運轉起來的也就只有秘諜部馬錦一手督促而初具雛形的間諜學院和斥候學院。

在雷瑾統轄的所有文武衙門中,承擔了部分培養人才職能的,在武官方面目前主要靠護衛親軍和近衛軍團,而幕府諸司、通譯館、弘文館、印書館也承擔了部分邊幹邊學帶“學徒”的職能,甚至於夜未央也承擔了替幕府通政司培養說書彈唱人才的職能(幕府的通政司培養這些說書彈唱藝人,主要是因為許多底層草根民眾不識文字,有許多政令需要這些隸屬通政司的藝人到河隴各處用說書彈唱的方式透徹宣講,既讓幕府政令通達於下層,也讓下情上傳於幕府;同時也是順帶傳播各族文化、消弭諸族的誤解、增進互相瞭解的一種手段。自然,秘諜部和幕府內務安全署也都在這裡面插上了一手)。

對於各大族的優秀子弟擔任幕府、州縣的官吏,雷瑾是喜憂參半。

這些大族固然是自己的天然盟友,但是他們的利益取向和自己有所歧異也是肯定的。選拔各大族的優秀子弟擔任官吏,在利益關係上可以結合得更加緊密,但同時也給了各豪強大族左右幕府施政,甚至將來與幕府對抗或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