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喜功,於國何益?於民何益?
國家郵驛不通,文化、通商,諸般不便,則蠻夷之地即便來歸,實仍不在帝疆之內。二三其德,背棄前盟,這等歸附叛離之事,是皆可預期,一旦我國家國力稍衰,不能抑止之時,蠻夷便仍脫韁而去,甚至寇邊犯境,是為常事。所謂羈縻,所謂懷柔遠人,誠為一廂情願。
必也通郵傳驛乎?然也!
所以駐軍屯墾之外,郵驛之事亦非行不可,不如此不能致太平,不如此不能成功業。
郵驛之事,徭役派徵,虧賠填補,動輒虛耗民力,盛世之時,民已不堪,惶論中衰以後!然不如此不能江山一統,歷來郵政為難。
事至今日,治民理政,郵驛之事,斷不可廢,然必得改弦更張,另謀新政,俾使量入為出,少耗民力。利國利民,如此方是長久之道。
學生曾經披覽幕府所編髮的〈形勢彙纂〉、印書館刊印的中外之書籍,乃至經筵講學中西洋傳教士講學的手稿,則歐羅巴洲西域之國,民營私人郵遞,無一例外須經由官府審批或是王室特許,才得開辦。西域諸國,馬車伕、行旅、商人等私自捎帶信件的事雖然很多,但都在官府查禁之列。
由此可見郵政專營,自有一定之理,施政宜當自然順應之,庶幾不違黃老無為之道也。
一則,私營郵遞,目的在於趨利,譬如流水趨下,有利之郵路則蜂擁而至,無利之郵路則寥寥無幾,其所經營之業務,勢不能普惠所有國人,不利國家的治理。民間信局即使不予禁絕,也必須加以限制,以興利而去弊;
二則,私營信局可以不理治民理政,官府則不能不顧;私營信局不能、不願之事,官方郵驛可以填補、必須填補、也必然要填補私營信局自動忽略而留出的需求缺口。但是,私營信局使用國家郵路贏利而其付出太少,這顯然不太合理,私營信局必須付出相當代價,以彌補官方郵驛通達四方普惠國人而形成的虧空;
三則,不少私營信局惘顧國法,走私販私,悍然對抗官府,與黑幫土匪無異,各種信局魚龍混雜,也必須加以整飭,以彰官府威信;
四則,私營信局不成規模,財力孱弱,難以通達天下四方,無遠弗屆,普惠國人,也只能由官方專營郵政。
總之,郵政革新,勢在必行。
學生之策,是主張革新郵政,這一,開放收寄民間私人信件和零散包裹,甚至大宗貨物,譬如民間新聞小報亦不妨代而發行,這些專案,都要收取費用,類同民間信局;
這二,須合併裁撤驛站,調整郵路,現有官方水馬驛站應陸續開放給民商經營,並與之訂立契約,在保證官方軍政需要的同時,民間商人也可以藉此經營牟利;
再一個,驛道沿途應鼓勵民間舉辦私營的旅舍,這樣可以逐步減少官方花銷在郵驛館舍上的銀錢資財,而地方也可減少驛站的徭役派徵,節省民力,防範貪賄。
士不言利,難以成事,因之學生主張必須力行官方郵政專營,限制民營信局私人郵遞,以種種郵政收費之盈餘,填補郵政其他方面之虧損,達到平衡官方郵驛銀錢出入之目的。當然,官方郵政也不是不可以交由多個具備實力的商社競爭經營,以儘可能減少官吏貪賄勒索之事,但這是後話,且不說他。
官方郵政今後的重點,在於著力保障和擴充套件國家郵路,使之四通八達,行政所在,郵驛必達,如此方能如臂使指,懷柔遠人。即或弔民伐罪、鎮壓不臣,大軍征戰亦可因此而得郵路之便利,迅速調遣。否則,羈縻也罷,懷柔遠人也罷,不過是儒者的空話爾。”
何健這一番話侃侃而談,茅亭之中,不知不覺全都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傾聽他的策議,不管懂得還是不懂得。
聽罷了這一席話,雷瑾搖了搖頭,道:“即是郵政專營,就不能統交由民商經營。但也不能說,何參議如此說法就毫無道理,對此長史府最終應會作權衡取捨,這一點還須多加斟酌。
其他的,本侯再補充一點,其實何參議剛剛也稍稍提到一點,就是郵驛合併。本侯以為,合併還是為了分拆,郵驛最終是要走向分拆。郵政革新,就是要最終將勞民糜費的驛站館舍取消,實際上驛站的糜費和濫用民力是帝國長久以來就存在的問題,若能只保留郵傳專營的話,應該是最理想的。但郵傳必須要有驛館支援,目前的一兩百年大概做不到郵傳不需驛館這一步,只好退而求其次,盡最大可能減少官府在驛站館舍、驛馬、驛驢、驛駝、柴炭、米糧等錢糧物資的調撥配備以及徭役上的徵派,因此何參議的策議,本侯認為還是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