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和氣質神態,當是儒生之流——其中之一,頭上戴著‘幞頭’,另外兩位戴著‘網巾’,剩下地兩位一著‘雷巾’、一戴‘漢陽巾’;身上裝束,兩位穿的是‘箭袖’,一位著‘道袍’,還有兩位則是‘褶子’,每人腰上都佩了長劍(或許是單刃地雁翎刀也未可知),有兩位客人的坐墩旁邊甚至還倚著弓匣、箭壺。
從這五位客人的冠服裝束,明顯可看出佩劍挾弓的尚武風氣極為濃重,亦都可以看出西北幕府治下的儒生與帝國他處儒生有著明顯的不同了。 只因這西北邊塞,本朝數百年來,屢有‘套虜’(河套的韃靼人)‘馬賊’寇邊入境,往往一年數警乃至一夕數警,所以儒生中精通騎射之技者不乏其人,允文允武者在所多有,平日裡習慣於穿著箭袖革履、佩長劍挾強弓以便隨時禦敵守塞、保家衛國者也相當之多,甚至於公然穿著胡服、番服招搖過市的儒生也不算頂頂稀奇,反而平常時日裡穿著寬袍大袖地儒服。 幞頭平履的儒生卻不能算多就是了。 至於道袍、褶子這類服色,帝國四境之內則上至儒生,下至貧賤,不分尊卑都有穿著者,司空見慣,不足為怪,即便有所區別也僅僅是在衣料裁剪上有所差異而已。
雖然在西北幕府治下的府縣。 大多數地面如今都已是胡虜、馬賊相繼絕跡,但人們多年沿襲下來的風氣和習慣自然不會一朝更易。 商旅百姓佩刀帶劍根本不算什麼,就是挾弓帶銃也都沒啥稀奇的。
炎炎夏日下的正響午時分,在樹蔭下喝著從地窖裡取出的冰涼葡萄酒,涼絲絲,甜滋滋,甜中又還帶點酸,啜飲一口。 冰涼沁脾,周身通泰涼爽,十分地快意,又不時有風吹過樹梢,帶走一點暑熱,這日子自然舒爽得緊,大槐樹下的五位儒生因此談興極濃。
身為監察院巡訪使地楊青(見於 第六十一卷 第二章 薦書)此前卻是自蜀中遠來,在長安公幹多時。 這時公事已畢正準備返回四川,長安士林中的幾位世交、故交自然是殷殷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南關城外十里長亭猶不忍別,眼看著他得等到夕陽下山的時候才能束裝就道,踏上回鄉歸途了——不過。 這也恰好避開了午後的溽暑,可以在晚上趁著涼快趕上一程,也未必不是好事。
“聽說四川執政府正在發售‘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不知其中利弊如何?平虜侯如此施政,其意圖是什麼呢?楊兄久在蜀中,想必比我等知曉更多內情,還請為我等解惑!”
對於幾位世交故舊的這個疑問,楊青微微沉吟了一下,才回答道:“‘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其實不是侯爺的意思,而是四川執政府的地方施政舉措。 據說出自執政大人雷水平手下地幕僚。 不過。 我在長安聽到一些官方的訊息。 長史府和侯爺都在密切注視四川執政府這項施政的成效,關注它的利弊。 ”
“哦——換而言之。 如果四川執政府此舉成效不錯,長史府和平虜侯爺權衡利弊之餘,是很有可能在整個西北治下推行此項施政的了?!那,四川執政府是想透過發售這種‘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以達到什麼目的呢?”
“哦,據僕所知,這種‘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就是有地的田主、地主為了購買這種‘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將其名下的私人土地作價,出售給四川執政府地方當局,並由官方事先指定地各大商社直接承辦此項事務,嗯,現在承辦的商社是‘百鑫大當鋪’、‘元亨利貞大銀莊’、‘峨眉大商社’、‘公孫商業協會’以及帝國五大錢莊的四川分號,另外‘雷氏’、‘孫氏’、‘丁氏’、‘顧氏’、‘風氏’等大族的商業協會也都有參與。 ”
楊青顯然對涉及到四川的諸項施政很是熟悉,在幾位世交故舊面前侃侃而談,毫無澀滯生疏的感覺,“這種‘兌換贖買券’其實與西北幕府當前正在發售地其他實物債券並沒有太大區別。
但是它的吸引力主要有幾個方面。 首先,凡是將私人自有土地出售給官方當局,以購買 ‘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的田主、地主,他們在十五年的期限之內,每年可以向官方當局領取一定數量的糧食或者生絲、桐油、食油、食鹽等物產;他們如果不要糧食、生絲那些東西,也可以按照當年的物價進行折算,領取等值的鈔、幣等現金,因此田主、地主將土地出售給官方當局,用以購買‘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在還本付息的期限以內並不受糧食等物價上漲的影響。
其二,在地方當局而言,他們雖然需要為此向地主支付很大一筆地價銀錢,但官方給予售地田主的地價銀,也並不是鈔、幣等現金,而是以這種‘實物土地兌換贖買券’充抵至少半數以上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