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不提這些嘉定州的文武官吏如何實踐鬼谷子的揣摩之道,如何揣摩雷瑾的心思,當事的被嘉定州的文武官吏揣摩著的某人,卻在每日深夜還在處理著軍府匯總上來的公函文牘、諜情秘報或者各處官吏陳事的條陳、手摺等,難得的‘勤政’了一回。

按幕府法例,一般授權了下去的軍政事務,來龍去脈如何,相關當事官吏如何處理,最終取得什麼結果,負有督察之責的各級相關官吏對授權處置的軍政事務跟進督察的情況,其中比較重要的事項多半會在軍務簡報或政務簡報中有所體現。

能直接呈遞到雷瑾手中或者最後還要匯總轉遞到雷瑾這兒來的文牘函件,若不是緊要急件,就是事關重大,相關官吏責任人等如果許可權不夠,以及需要集思廣益慎重決策或者果斷處置的事務,都可能呈送到雷瑾手中。

但以往軍政公務雖多,除非是其他人無法決斷又極其緊急重大的軍政大事,雷瑾一般都是雷打不動的在午正末刻,用完一天當中第二頓正餐之後,才開始親自批閱各處上報的文牘函件,處置公事,每日最遲到起更時分,雷瑾便停止一天的辦公,進晚點或酒膳以及做其他事情。

所以深夜還在批閱公文,在雷瑾身上雖然不是非常罕見,卻也難得見到幾回如斯‘勤政’的。

雷瑾一般情況下很捨得放權讓幕僚部屬做事,且必賦予專任之權,雖然他可能也會對某些他覺得重要的事情非常關注,但即便如此,他也多半不會中途去幹預幕僚部屬正在執行的公事,對當事負責的幕僚部屬一般不會有插手掣肘的舉動。

常將冷眼觀行事,不作一聲話褒貶,就是雷瑾逐漸成型的為政風格,以至軍府內部一干年青的參謀贊事也多有向雷瑾看齊的趨勢,深思慎行又堅定果斷。

但有的時候雷瑾若是覺得有親自處置的必要,也會事事躬親,雖小事必親力親為,細緻入微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比如連續數晚,雷瑾甚至對嘉定州方圓二百里之內,任何一支超過十人的斥候小隊是何時出發,何時在何處停留,途經哪些地方,哨探到了什麼情況,發現了什麼異常,都要一一瞭解清楚;又比如一艘從成都出發的糧船,途中在何處停留,何時抵達嘉定州,何時開始卸糧,等待卸糧耗時多少,卸糧全程又耗時多少,糧船何時回航,這卸下的糧食又多長時間可以入倉造冊等等都要問清楚。

見微不一定知著,只有從宏大處著眼,在細微處著手,眼手俱到才可能真正體察到紛繁永珍後面的本來面目!這就是雷瑾自己為政的一點心得。

打蛇要打在七寸,做事也一樣,提綱挈領自能綱舉目張。雷瑾率軍府到嘉定州視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確保在對東川重點用兵之時,有一個穩固可靠的後方,在這個大前提下,要想達此目的,卻需要從細微處,從敵人的角度來挑剔嘉定州存在的所有弊病。無論是斥候哨探,還是糧船裝卸,作為一個龐大的後方軍需中心,每一個細小環節,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吏,都有可能降低軍需軍械供應的效率,甚或給敵人趁虛而入襲擾破壞的機會,從而壞了大事。而這一切無論是好是歹,都是建立在人事基礎上,只要理順了嘉定州的上下人事,其他弊病多半可以迎刃而解。從細微處著手,就是透過軍需供應的各個細節反向考察各級官吏,根據深入掌握的事實,將嘉定州的官吏分門別類作出不同處置,或是撤換,或是警告,或是訓誡,或是嘉勉,或是指示,或是點撥,或是啟發

由於全面轉入軍事管制,嘉定州的各級大官小吏幾乎都納入了軍府深入考察的視野,透過考察將所有官吏納入一個新的執行體系,使其高效運作,俾以有力的支援西川行營提督公孫龍在南線即將發起的攻勢。

北線和東線有久經行伍的宿將狄黑坐鎮,雷瑾沒有什麼不放心的,他已經賦予狄黑在北線和東線統轄提調指揮的全權,他只需冷眼旁觀狄黑的進展即可。

在雷瑾而言,他主要擔心的是此前從未有提調指揮大軍征戰經歷的公孫龍所負責的南線。

之所以要專程視察嘉定州,煞費一番苦心,這裡面自有雷瑾的一點私人用心在焉!雷瑾就是準備花上一番心血,為南線戰局打造出堅若磐石的支撐點,

將公孫龍任命為暫設西川行營提督,當初在幕府內部大有爭議,但是雷瑾出於多重考慮,仍然力排眾議,委任了公孫龍擔任這一統率重兵的西川要職。

雷瑾與公孫龍曾以兄弟相稱,當初雷瑾初至河西,公孫龍當時就挑選了不少公孫堡門下的精銳弟子西來投效,後來隨著雷瑾在河隴勢力的擴張,公孫堡的門人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