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6部分

系,心中既有為燕京大學出了楊傑這麼一個人才而感到自豪和高興,也有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己還沒老就已經被後輩超越而感到一絲失落。

只是他沒想到楊傑會如此年輕,從去年開始,陳丙辰就陸續聽老朋友們說起過楊傑的名字,知道目前國內一些政策方針是基於楊傑的報告而進行的調整。說來楊傑也是一個全才,不僅對社科等方面造詣高深,對經濟金融也學識高深,同時聽說楊傑還在讀機械和計算機專業的博士研究生,這樣的全才,確實不能用常理來判斷。

“楊主任,從去年開始,你寫的一系列報告,對華夏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進和修正作用,在高層的眼中,已經成為了最頂級的智囊顧問。你在經濟結構調整,教育、醫療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諸多方面,都建樹不小。

說句不怕得罪你的實話,一個人精力有限,你現在不僅是國家幹部,而且還在職讀博,並且同修了兩個不同的專業。與此同時,你還能分出精力來寫出那些分析嚴謹,言之有物的報告,讓我很懷疑,那些報告到底是不是你一個人寫的,或者是有人捉筆代刀,只是掛你的名字而已。”華清大學經濟學院主任陶必銓盯著楊傑,很不客氣的當眾提出了質疑。

楊傑知道這些學術界的人士,不會理會他楊傑是不是領導幹部,而是就事論事。

真要論級別,比如燕大等高校行政級別都是副部級,在座不少專家教授在學校不是學院院長就是名譽副校長,享受的是廳級待遇,就連董強都享受副廳級待遇,比楊傑這個正處級可高多了。

“其實我也想找一些人幫我捉筆代刀,可是華夏人才天才雖多,但是堪比在座諸位專家教授的人卻十分有限。縱觀華夏金融經濟學界,估計最頂尖的教授專家,都已經集中到了研究中心,我相信在座諸位老前輩和其他沒到會場的專家,都不會把自己的研究結果交給我這個毛頭小子來領功吧?”楊傑一句詼諧的回答,讓在座不少老專家們都忍不住呵呵笑出聲來。

正如楊傑所回答的那樣,如果那些報告真是別人代筆的,那麼誰又會交給楊傑這個在體制內的小夥子呢?也唯有這些東西都是楊傑自己寫的,才能解釋為什麼那些報告會出現在楊傑手中。

陶必銓聞言一窘,看著身邊憋著笑的老朋友陳丙辰,埋怨似的說道:“你們燕大出的學生,口齒果然比我們華清大學的伶俐,這小子滑溜溜的一句話就讓我無話可說了。”

“誰叫你故意去觸黴頭?如果真有人代筆捉刀,難道上面的領導都是傻子,會讓楊傑這麼一個毛頭小子玩弄於鼓掌之中?”陳丙辰這麼一說後,陶必銓也是認可的點點頭。(未完待續。。)

ps: 醫院家裡兩頭跑,忒辛苦了,兄弟姐妹們,給力支援一下楊傑吧!拜託大家了!謝謝!

第三百四十二章 贏得尊重要靠真本事

事關國家發展的大計,任何首長都不會聽信一人之言,哪怕是華夏經濟學的泰斗歷教授,也不可能憑著自己的影響力,去完全影響上層的經濟決策。

楊傑寫的那些報告,其中有一些是他們到研究中心後觀看過的,關於經濟方面的建議,以及教育、醫療體制改革的報告,他們都參與了論證工作,比如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方案,他們都有進行經濟金融學方面的測算,論證其可行性。

如果這些報告不是出自楊傑之手,那麼上面肯定不會坐視那樣的人才流失,一定會想方設法的請出山為國家人民效力,因此陶必銓的質問,在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是質疑華夏官方的能力,連這個都查不到,那麼華夏官方也太無用了。

“南洋金融危機的預判,早在94年的時候保羅就有所推斷,國內也有不少經濟專家對南洋的經濟做出過風險分析。我想知道,楊主任你是怎麼判斷出,南洋會爆發出金融危機的?有什麼理論依據支援你的觀點?對金融危機爆發後,華夏如何應對,又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建議?”最開始上臺的那名專家,看著臺上儒雅的楊傑,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楊傑聞言點點頭,說道:“關於我是如何判斷南洋會爆發金融危機的,我寫的那篇報告上有詳細的說明以及理論分析,相信那篇報告在座的諸位都已經看過了,那麼在這裡我就不重複敘述,耽誤大家的時間了。

至於對金融危機爆發後。華夏國內如何進行宏觀調控。避免金融危機對華夏經濟發展造成過大的影響。以及對港島經濟造成破壞性影響,這些需要在座及研究中心所有專家們群策群力來研究分析拿出成熟可行的方案來,這也是成立這個研究中心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