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而木木同學完全是被動的只能接受。不過好在當飯糰進到嘴裡,味道被咀嚼開來的時候,他就把自家二寶哥的行徑給拋到了腦後。這樣的米飯,他還是頭一次吃到啊!裡面放了魚肉鬆,這麼烤起來居然沒有一點兒魚腥味兒了,真是香!除了香還是個香!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不管是烤什麼。都不能在有煙的時候把食物放上去。很破壞外觀的。本來烤東西吃就不那麼健康了,咱們不能讓他更不安全

但偶爾吃一吃燒烤也還是很不錯的。

其實烤飯糰或者是饅頭、蘑菇、土豆等等東西的時候,刷料汁裡最好帶點兒動物性脂肪,就是油啦。會更香。不過推薦鴨油或者雞油。平常買雞腿之類的,上面帶著的油我都會剃下來,然後放到冰箱裡凍上。需要用的時候再耗。

寫到這裡,過年的部分就結束了。接下來就要開始新一年的生活了。新鮮蔬果會有的,養豬場會有的,小包子也會有的!當然婚禮是更會有的。

再PS一下:炮灰們會逐漸在出場,然後其實都是一片歡笑聲。

再再PS一下:本文的宗旨就是“吃”,感情線路上不會有什麼波折,但生活上還是不可能一直平淡下去的~~~

73:春風吹又生

正月一過,日子也好像開始過得快了起來。倒不至於日月穿梭,但對以耕種為生的農民來說,新年過後就要開始算計著開春種地了。

雖然這裡的冬季比小陽以前生活的地方長了一個來月,但那並不表示春耕的準備也要延遲一個來月。其實只要河水開化了,地就能夠翻得動了。當然了,這時候的每家每戶也是最忙碌的時候。

小陽在這段日子裡除了做酥餅的餡和滷豆乾之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研究那些種子上。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剛來的時候跟朱海說自己會農活就是個扯淡。賣種子這一個月,學習到的知識是有的,但是那基本上連紙上談兵都算不上。畢竟在現代,有得是催產的化肥和滅害的農藥,還有那些完全不用人力畜力的生產裝置。那些種子說明電子上的內容,哪裡有用哪裡是沒用他還要挑挑揀揀的看。

但好在樣品種裡對土壤和溫度等等要求都寫得很清楚,育苗神馬的朱海也是幹慣了的。當然進過討論這件事,小陽才知道自家大壯的莊稼之所以會收成比較好,是因為他種地前比其他家多了一項工作,就是篩選種子。這樣一來自然就會為收成增色不少。

對於小陽和木木的那四畝新地,朱海和王二寶一致決定全都種上玉米。一來這是所有糧食裡收成最高的,即便交出去一半剩得也比其他種作物多。二來是好打理,本地自從N多年前那場蝗災之後就再也沒有鬧過蟲害。而且以北山坡上那塊地離水源很近,只要通好渠,灌溉就省力多了。等過了三年,他們覺得可以按照小陽的建議,把哪裡改成稻田,水稻或者旱稻都可以試試。到時候賣白米那可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收入。就是稻種需要從省城買,也不知道能不能種得成。反正小陽是說他的家鄉北方的稻田雖然一隻收一季,但是米的質量卻是極好的。當然了,這也都是幾年後的後話了。

在預備糧種的同時,兩家人跟村裡的其他人家一樣,開始了翻地的艱苦勞作。

這時候老王家大灰成了兩家人的主要勞動力。當然了,主人家必然是要先用的,所以四個人先從王二寶的那四畝地開始翻起,然後是朱海的那四畝,最後才是木木和小陽在山坡上的那四畝地。

如果是在現代,這十幾畝地一天就翻完了,但是在全靠人和牲畜的情況下,可就是需要些時間了。好在氣溫很照顧勤勤懇懇的農民,打二月初四開始,天氣就一天比一痰繾盈和,自然這凍了一冬的黑土地就融化得快了一些。

踩在剛剛翻過的土地上,就跟踩了棉被似的軟乎乎地。聞著空氣裡非常明顯的泥土味兒,小陽深吸了口氣,覺得從裡到外都那麼舒坦。“先別幹啦,過來吃飯吧!”

開啟始幹上了農活,小陽和木木就開始輪流做午飯。當然地還是要跟著一起翻的。雖然大壯和二寶都不樂意讓自家的媳婦兒辛苦,但大壯同志耐不住自家小羊羔瞪眼吼的那句:“我一大老爺們們兒為啥不下地幹活?你是把我當娘們兒看了?”防止被踹到小屋下塌,大壯同志只能一邊教小陽幹活,一邊心疼。同樣的,二寶同志也沒好到那裡去。木木雖然沒有什麼激烈的語言,但人家使用得是直接跟著下地,怎麼也不聽勸回家的行動政策。說多了就遞過來一個看起來委屈實則很堅定的眼神,二寶兄最後只能妥協

其實對於倆人送飯這回事是完全不要的。地離